中興、諾西、愛立信最近分別發布了三季度財報,中興自1997年上市以來首次虧損。諾西則實現了2006年成立以來公司第一次盈利,愛立信則少有的收入、凈利雙雙下滑。
一家是上市后第一次虧損,另一家則是成立后第一次盈利,一家是業績下滑的傳統的行業領頭羊,中興、諾西、愛立信三家的業績表現凸顯了目前通信設備業的疲軟局面。
要漂亮數據還是規模效應?
在財報發布前,中興提前發布了預警,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254.42%-263.78%,虧損為16.5億元至17.5億元。
也許是多年來高速發展使得人們對于中興寄予足夠高的期望,這份預警發布后引得業界一片嘩然,而公司的發展逃脫不了客觀經濟規律,低毛利合同能夠帶來市場份額,但必然會對公司盈利產生影響。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過多的低毛利合同、過高的長期應收款項、預付款項必然會在某一時點集中爆發,若不是二季度有足夠多的營業外收入,中興恐怕在中報前就要提前發布業績預警。
不過似乎并沒有理由過多擔心,在行業加速整合的情況下,不做第一就有被淘汰的風險,大規模擴張成為企業不二選擇。而低價合同必然損害毛利,可以說中興的虧損是遵循行業發展的結果。
執行“減法”理性過冬
反觀諾西第三季度財報,實現凈銷售額為35.01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實現營業利潤為1.82億歐元,去年同期則為運營虧損1.14億歐元,主要歸功于其做了漂亮的“減法”。
2011年11月,諾西CEO蘇立宣布進行全球戰略調整,包括專注于移動網絡基礎設施及服務業務、全球裁員,并大幅降低運營費用及管理費用。
雖然第三季度重組相關費用約為7400萬歐元,但諾西仍然實現了公司成立以來的季度第一次凈利潤,為公司成立以來最好。
對此諾西大中華區總裁馬博策認為,在全球電信業普遍“入冬”情況下,諾西從一年前開始即進行戰略轉型,專注于移動網絡基礎設施及服務,從目前看已收到了明顯效果,與競爭對手愛立信、阿朗等都形成鮮明對比。
聚焦現金流 實現規模盈利平衡
諾西在取得成立后首份盈利財報后,媒體用首先轉暖來形容,而這并不意味著中興此前盈利的財季一直很暖。
整個行業都在經歷著全球經濟危機、網絡市場飽和、低價競爭的煎熬,而對于國內廠商來講,還面臨這不公平的市場待遇、產品安全性質疑等問題。
根據愛立信公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凈銷售額546億瑞典克朗(約合81.3億美元),同比下降2%,環比下降1%;實現凈利潤21.8億瑞典克朗(約合3.25億美元),同比下降43%。
行業領頭羊愛立信收入、凈利雙雙下降,作為追趕者的中興通訊業績不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對于未來,中興表示,公司將聚焦主流產品與方案經營,優化人口大國及主流運營商戰略,拓展政企及服務市場,強化現金流管理,合理控制合同風險,優化流程制度,提高運營效率和經營業績。
作為追趕者放棄低毛利合同,意味著整個行業由價格競爭進入到技術創新競爭,雖然網絡市場趨于飽和,但沒有扼殺毛利的報價,同時注重成本控制,相信整個通信設備業在下一財季會取得超過預期的表現。
推薦閱讀
根據調查機構NPDDisplaySearch的報告指出,定價低于150美元的廉價智能手機,其市場在2010年至2016年間將會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保持增長。也就是說,當前450萬部的低端智能手機,在2016年時將達到3.11億部的規模——這>>>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21229/9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