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是一個互聯網怪才,他不按常理出牌的玩法,除了讓競爭對手心里發緊,還總能引發人們去琢磨其背后的古怪意圖。日前,他再次制造了人們對他的好奇。據周鴻祎本人在微博中說,這是一個經過半年思考后才作出的決定:推出360特供手機。
當因怒砸西門子冰箱而在微博上一炮而紅的互聯網圈外人士羅永浩(最早出名是因其在新東方英語學校教書時常有驚人之語)也說要推出智能手機的時候,這個市場就已無所謂紅海或藍海,稱其為“錢海”和“血海”似乎更為恰當——有鈔票者皆可入局,但人人臉上必然掛彩。
谷歌的Nexus手機、新浪的微博手機、阿里巴巴的阿里云手機等幾個至今還不太完整的案例,幾乎等同于失敗。即使雷軍驕傲地宣稱小米手機的銷量有望在年底突破500萬臺,人們還是傾向于認為現在就判定小米科技成功還早了點。
從互聯網端伸出去的這么多只手,都還未抓穩智能手機,為何周鴻祎還要撿起這顆“手雷”?他能行嗎?
顯然,從開始考慮這一問題,直到在五四青年節這天作出最終決定之前,周鴻祎認為這很有必要,并且他或許能行。
移動互聯網的澎湃大潮,終將把傳統互聯網沖擊得退居二線,未來的商機,一定會更多地出現在人們的指端。據說,奇虎360現在握有4億用戶,但其中只有8000萬來自移動終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樣的用戶構成比例太可怕了。要知道,騰訊馬化騰手里至少攥著2億多的移動QQ用戶。
還讓周鴻祎感到不安的是,奇虎360未能在智能手機終端市場上圈得一塊領地,也就不能主動對那些使用360各種APP客戶端的用戶施加影響,因此,即使現在有8000萬用戶,天曉得他們會在何時心生去意。
所以,要在移動互聯網上取得等同于自己在固定互聯網上的地位,或者說在移動互聯網市場上不被老冤家擊敗,周鴻祎首先要做的還是要去爭搶流量——有了流量,才能稱王稱霸,否則一切免談。對于這套思路,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這幾乎就是奇虎360的發家之路。
在傳統互聯網時代,眼見微軟操作系統備受各種流氓軟件的欺凌,周鴻祎高舉免費大旗痛擊之,在大獲成功之后,他再用免費戰略阻擊收費的安全軟件公司,一舉占領PC桌面的右下端。這讓10余年來霸占PC桌面右上端的馬化騰首次看到了可與之較勁的強敵。之后,周鴻祎再度通過360瀏覽器成為“流量大亨”。
在互聯網上,流量幾乎等同于鈔票。把它轉賣給廣告客戶、游戲提供商或是軟件下載服務商,再不然批發給新浪、百度和淘寶之類的公司后,周鴻祎要做的事情就是坐在電腦面前數錢。2010年,也就是移動互聯網還未像今天這樣普及的年代,周鴻祎凈賺850萬美元。在這之前一年,他還凈賺了420萬美元。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在連續12年的高速發展后,中移動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如何帶領這只大象繼續快跑,對接棒中移動董事長的奚國華來說,將是一場大考。 在連續12年的高速發展后,中移動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 如何帶領這只大象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周鴻祎造手機——勇敢者的冒險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21229/9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