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醫藥醫療項目,達晨更多的是偏財務投資,現在達晨開始布局產業鏈,從產業上下游的關系中找項目。
肖冰的普通話里夾雜著濃重的湖南腔。臨近2011年底,他的行程格外忙碌,上周在南京出差,經常開會到凌晨。盡管如此,他的思維依然井井有條,對事先給他的采訪提綱之外的問題,他都毫不猶豫見招拆招。
“向外完整披露達晨在醫藥產業鏈的投資思路,這是第一次。”他笑著對南都記者說,達晨未來對屬于消費品大行業的醫藥產業,會從財務投資轉向產業鏈布局。
投資愛爾是想超越同行
達晨一直都在思考和形成自己的投資哲學,特別是2006年在全流通背景下,我們準備開始大規模投資,必須先清楚了自己的打法。
差異化是一個思路。投資愛爾,有人說是因為達晨當時想要超越同行,必須不走尋常路,用出其不意的項目把達晨的品牌做起來。這話有一定道理,但對達晨來說,還有深層次原因。
當時內外資實力都很強大,要脫穎而出需有特色。以內資創投的投資路徑為例,那時還沒有推出創業板,大多數內資創投的保險做法是投傳統企業如制造業,而達晨想差異化競爭,就要學著用外資的眼光看企業的未來,投微笑曲線兩端的企業。
在確定了“外資眼光看項目,內資手法做項目”的投資哲學后,達晨研究了大量的外資投資案例,我們發現醫療服務是它們很青睞的領域。比如,據我所知臺灣有一只基金投了醫療領域賺了大錢。
這些發現使得達晨更加確定醫療行業有看頭。巧合的是,愛爾眼科的總部在長沙,這讓它與脫胎于湖南廣電的達晨在地緣上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經過朋友介紹,我就與愛爾的創始人陳邦認識了。盡管當時的實際情況是,福建“莆田幫”引發的民營醫院負面消息很多,人民幣基金都不看好民營醫院。
“說服”陳邦接受投資
說實話,最初接觸陳邦時他并沒有立刻下決心接受達晨的投資,他當時好像不差錢。
在達晨之前,愛爾獲得了一筆來自IFC(國際金融公司)的錢,對方可能會幫助愛爾實現在海外上市。不過,那時政策對外資投資本身就有諸多限制,且企業如接受外資投資可能會對其業務經營等也有相關限制。
一方面,政策對外資投資的一些限制為達晨創造了機會,另一方面,達晨亦在鍥而不舍地跟緊愛爾這個項目,并不因為陳邦沒有馬上接受投資而放棄。
不過,達晨讓愛爾眼科接受投資,是有著充分的理由。
愛爾眼科的總部研發放在了上海,這里是它“三級連鎖”模式的核心。但當時經營情況上,愛爾的上海總部還沒開始盈利。我記得那時上海正在修一條地鐵線,工程施工正好把愛爾的出入大門給堵住了。嚴重影響了上海愛爾的經營。從經營的規律來看,要養活這么大的機構,愛爾是需要錢的。此外,愛爾是家扎根國內市場的眼科醫療機構,它的客戶都在國內,這意味著一家本土化的投資方更能助力它在各方面大展拳腳。
看中了達晨本土的人脈關系,大家又都是湖南人,再加上陳邦軍人出身有豪爽的性格,他最終決定接受達晨的投資。在創業板沒有推出之前,陳邦的想法是在中小板上市。但是沒過多久,創業板開了。究竟在哪里上市?陳邦也很糾結。達晨的建議是,讓愛爾在創業板上市,畢竟它是針對新模式的新興公司,創業板更適合愛爾。最終,陳邦采納了達晨的建議,撤回了從中小板上市的申請材料,轉到了創業板上市。
從財務投資到布局產業鏈
達晨的投資主線非常清晰,文化傳媒、消費、農業等四大主線,于是有人疑惑,達晨投資醫療是不是偏離了主線?其實不是,醫療投資是歸類在大消費服務里的,只是更細分。
醫藥醫療的投資在達晨大消費里的比重還不是很大。因為有的企業估值要價太
高,達晨放棄的公司有不少。就目前而言,達晨在醫藥醫療領域除了愛爾眼科還投資了約七八家企業,比如廣州的博濟醫療,主要做新藥研發臨床外包的,是這個領域最好的一家;潮州的凱普,做婦科宮頸癌檢測的;河北的瑞晶康,做抗生素上游原料供應;江西百特生物,做血液檢測的儀器;上海美迪西,從事新藥研發外包。
眾所周知,醫療醫藥行業最核心的競爭力是技術和創新的商業模式。因此,對達晨來說,此行業的投資一般不太看重公司的規模,沒有技術的規模沒用。我們偏好有一定技術壁壘的技術型公司。
當然,醫藥醫療領域投資對投資人的挑戰很大,專業性要求很高。達晨在此領域的投資,主要是由傅秋實牽頭,有四五個人的團隊,秋實是醫學博士畢業,在國際知名的醫藥公司工作過,目前整個團隊還在不斷擴大。
所以,以往的醫藥醫療項目中,達晨更多的是偏財務投資,但隨著我們的團隊擴充和投資案例的擴大,目前達晨在這一行業開始以布局產業鏈的思路操作,從產業上下游的關系中找項目,比如從新藥研發的公司去找醫藥產品類的公司。此外,達晨的基金里有一個大L P是醫藥行業的龍頭專業公司,它也會給達晨很多建議和信息。
旁白
“三級連鎖”模式造就愛爾眼科
愛爾眼科前身為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成立于2003年1月。
創始人陳邦的經歷富有傳奇色彩。他是為數不多的首次創業失敗,二次創業成功的公司董事長。
愛爾的成功,是其“三級連鎖”商業模式的成功。
具體來講就是:把臨床及科研能力最強的上海愛爾作為一級醫院,把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臨床能力、位于省會城市的連鎖醫院作為二級醫院,把建立在地市級城市的醫院作為三級醫院。
三級醫院的定位也各有差異。陳邦介紹,一級醫院主要為公司的技術中心,對二級醫院進行技術支持;二級醫院主要著力于開展全眼科服務,并對三級醫院提供技術支持;而三級醫院側重于眼視光及常見眼科疾病的診療服務。
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在于實現了患者在連鎖醫院間的相互轉診以及醫療技術資源在體系內的順暢流動,使得愛爾眼科在外地擴張中可依托公司的整體力量參與當地的市場競爭。
推薦閱讀
中國企業今年境外IPO量價齊跌慘淡收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達晨創投肖冰:我家醫藥產業鏈“初長成”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4/20111226/20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