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維數碼日前發布201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創維數碼本財年內總營收243.39億港元,同比增長6.9%;凈利潤12.81億港元,同比下降3.4%,但仍為國內彩電業交出的最佳業績單。
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學斌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2011財年,創維國內市場的彩電銷售目標預計700萬臺,比去年增加9%。其中包括400萬臺LED液晶電視、150萬臺3D電視,LED液晶電視將比去年大幅增加超過150%,占比達57%;而海外彩電市場全年的彩電銷售目標為200萬臺,料比去年增加25%。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3月宣布進軍白電的創維,目前正式全面發力白電市場,銷售目標直指2億元。張學斌稱,白電“市場規模大、成長性好、利潤率穩定”是吸引創維進入的主要原因。
彩電業務占創維國內銷售額86.4%
創維2010財年12.81億港元的凈利潤,創下去年國內彩電行業最佳業績。
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學斌坦言,去年上半年是公司過去10年來最為嚴峻的時刻,創維彩電業務凈利潤一度大幅下滑,但是經歷一個季度的困難后“創維率先走了出來”。
去年上半財年(2010年4-9月),創維凈利潤大幅下降36%,但創維數碼下半財年通過加快LED液晶電視和3D智能電視等中高端產品的普及,有效提升了毛利率。
財報顯示,創維最主要的彩電業務占國內市場銷售額86 .4%,數字機頂盒業務占12 .1%。數字機頂盒已成創維第二大業績支柱———創維是國內目前最大的機頂盒制造企業:創維國內數字機頂盒業務營業額為26.76億港元,增幅達125.6%;海外機頂盒業務營業額增幅達43 .7%。目前創維機頂盒產業正全力開拓國內二、三線城市的市場,海外市場業務也持續發展。
對于今年4月開始的新財年,創維表示,彩電產品的目標銷售量為900萬臺,國內及海外市場分別占700萬臺及200萬臺,截至5月,已完成14%的銷售目標?實際上,創維背后有一個雄偉的10年目標———未來5~10年的目標直指千億元,前5年實現500億元,第二個5年達到1000億元。
要完成這一目標,張學斌表示,未來10年,創維要豐富產品線。記者近日也了解到,創維已于今年3月進軍白電市場,進一步做大產業:其南京生產基地日前落成投產,創維計劃今年6-8月中,在縣級及鄉鎮新建5000個終端,進一步擴大終端覆蓋面。
補長芯片和顯示屏短板
2010年,國產彩電整體不振:TCL多媒體全年營收269億港幣,同比下降11.2%,凈虧損9.83億港幣;康佳集團雖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5%至178.4億元,但凈利潤僅8203萬元,同比劇減45.7%。長虹去年的凈利潤則為2.92億元。
國內彩電企業的整體利潤率低迷,在于外資用低價策略收復失地。以索尼為例,2009年9月份,在國美系統的監測數據中,索尼電視市場份額只有5.2%,但到2010年11月份已經升至10.8%。
2010年國慶期間,中外彩電的價格戰尤為激烈,外資品牌與國內品牌的價格倍率已處于1.1倍的水平,國產彩電品牌的價格優勢幾乎喪失殆盡。
外資與國產彩電品牌的此消彼長,讓中國彩電業面臨的老問題更顯突出:不掌握上游液晶屏的生產,便無法擁有徹底的價格話語權。
“企業競爭一定不能有短板,國內彩電企業的短板就是芯片和顯示屏,創維堅持把這兩個短板補長。”張學斌稱,創維不僅在液晶模組、屏、鋼化玻璃、芯片、封裝等各個核心環節下足工夫,還與華南理工大學成立合資公司研發下一代OLED (有機電激發光二極管)產品。現在,這一產品已進入中試階段,且運轉了半年多時間,同時在研發生產線,一旦工藝得到突破就可以量產,預計2013年商用。“如果洋品牌OLED電視有所動作,我們的商用進程會更加快。”
業界觀點
要玩轉產業鏈 上游關鍵零部件
正如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學斌所言,企業競爭一定不能有面板和芯片的短板。目前,彩電企業用于采購面板的成本占彩電整體成本60%以上,加上其他關鍵零部件如顯示芯片、智能芯片,甚至軟件方面的操作系統等,彩電企業需外購部件成本達總體成本80%左右,但是目前這些產業鏈上游的關鍵零部件和技術,基本都掌握在日、韓等企業手中。由于核心技術的缺失,導致目前彩電企業約80%甚至更多的利潤,都要流入掌握核心技術的外國企業手中。
亦有分析師謹慎表示:今年6月空調節能補貼結束,2012年底全國家電下鄉補貼結束。這將使三、四級市場的家電銷售規模從目前的每年3000多億元下滑到2500億元以下,再加上一二級市場已經出現的萎縮,創維等黑電巨頭大舉進軍白電領域,前景還非十分明朗。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 多空分歧加大,周三A股市場探底回升。上證指數[2810.48 -0.21%]收于2810.48點,跌0.21%;深圳成指收于12425.7點,跌0.12%。兩市A股1092只股票上漲,968只股票下跌。成交金額小幅下降,上海市場從上一交>>>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創維數碼:2010財年凈利逼近13億港元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4/20111229/12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