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潔、王佳
編者的話/有的人低調,心中卻可能萬般得意:比如萬達董事長王健林花26億美元購得5050塊北美屏幕。此刻的低調,只是為了不遠的將來慶功酒會的驚喜。
有的人高調,眼里卻有些許迷茫。比如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300027.SZ,以下簡稱“華誼”)的王氏兄弟。日前,上市公司華誼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報告”讓這家昔日中國電影制作本土派公司代表的真實狀況暴露天下。大牌出走、數據下滑……絕非幾句辯白能夠令投資者安心。
受制于資本、人才和體制的華誼一直在為自己尋找著盡可能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資本運作到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不斷尋求業務上的多元化……華誼的業務已經從單純的影視制作,拓展到旅游地產、互聯網、新媒體等多個領域。他們的目標是做“中國的迪斯尼”—— 一個浩大的娛樂帝國。
然而,在盤子變大的背后也隱藏著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無限未知和系統性風險。相比其競爭對手,華誼面對的挑戰可能更大。
華誼3.0:會診“明星依賴癥”
2012年5月24日,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中國電影票房王馮小剛導演與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聯手宣布建立合資公司,打造中國電影旅游商業項目——?谟^瀾湖華誼馮小剛公社。
而在此前的一個月,2012年4月26日,華誼“2012年第一季度報告”發布,其中顯示:華誼凈利潤同比下降26% ~ 30%;其2011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73%,電影業務收入同比下降67.02%。華誼稱,各項主營業務發展正常,報告期內公司業績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電影衍生品收入顯著下降; 網游和音樂業務收入顯著下滑;財務費用大幅提升。
華誼一位員工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國電影一季度市場本來就很冷淡,再加上華誼在這個檔期投資的影片數量不足,收益又不高,直接導致了華誼影視業務利潤下滑明顯。”
但是,除了電影業務收入由于制作產出量下降的原因外,眾多專家認為,電影衍生品收入顯著下降源自馮氏賀歲劇的頂梁支柱“遺失”。
華誼的“馮氏依賴癥”似乎有愈發加重的趨勢。
影視制造為主導引發“馮氏依賴癥”
華誼稱,2011年上半年,華誼的營業收入達到3.31億元。其中馮小剛導演的電影《非誠勿擾2》(2010年賀歲片)貢獻的營業收入達到1.1億元,占這家上市公司半年收入的三分之一。而2012年一季度的同比凈利下降,則是由于馮小剛在2011年度賀歲檔的失語。
從華誼IPO初期,華誼內容品牌的建立就與馮小剛的賀歲片緊密捆綁在一起。不論在哪個階段,馮小剛和馮氏電影與華誼股民心中的關系都無法改變。甚至馮小剛的發言都會引起華誼在資本市場的巨大變化。
如2月8日凌晨兩點半,馮小剛微博上一句“對電影的愛越來越淡,對這樣的生活也開始感到厭惡,也許真的到了要和它說分手的時候了”就立刻引發了投資者和市場的關注。此后,華誼連續三個交易日跑輸大盤,股東因此少賺約3.2億元。
而這并非第一次。在更早之前的2011年12月1日,與馮小剛搭檔的葛優宣布正式簽約英皇集團,消息一出,華誼股價接連受挫,連續五個交易日累計大跌11.4%。
“在很多股民心中,華誼就是馮小剛和他電影的票房數據!北本﹦P式芳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裁王大勇對本報記者說。
而一兩部電影的票房直接影響公司收益和價值創造是華誼這樣的以影視明星模式為主的傳統影視公司必須經歷的陣痛。
目前,國內已經上市的電影制作公司有華誼、華策、光線、華錄百納,正在積極準備上市的有海潤、金英馬、上海新文化、小馬奔騰、大唐輝煌等十多家。“這些以華誼為代表的影視公司,是最傳統的以內容制造為主的影視公司,公司創立之初,它們的廣告模式是以內容來換取電視臺的廣告收益。它們長期以來無法擺脫以影視制造為主導收益的局面,所以永遠都要投入很大的資本,卻面臨極高風險。” 王大勇認為。
如其所說,華誼所擅長的電影制作向來是電影產業鏈上游風險最高的一環。華興資本執行董事黃勝利接受記者采訪時也一語道破,“中國影業公司不具備成熟穩定的多渠道盈利能力!
早在華誼兄弟IPO初期,如何保持持續盈利與現金流通暢的問題一直遭受外界拷問。但電影投資領域有著“20%賺錢80%賠錢的高風險”定律,電影的先期投入與后期收益又存在時間差,這使得影視制作公司始終在摸索究竟該怎么穩定地賺錢。長期研究傳媒產業投資的漢能投資集團副總裁李華兵對記者表示:“華誼的業績不可能有太大增長,這是這個產業獨有的現象,不僅僅華誼一家如此,這是整個行業的發展規律。”
經紀模式的缺陷
營收過于倚重電影制作容易導致電影公司過渡依賴“一哥一姐一導”。不過除此之外,公司內部的管理缺陷也容易造成公司的不穩定。
華誼副總裁、董秘胡明在馮小剛微博事件后回應,“不少朋友關心華誼的業績,我的回答是這是最不需要擔心的,我們躺著都能賺錢。”華誼董事長王中軍曾回應,老藝人的出走可以使得華誼有更多的精力來培養新藝人,也未必是件壞事。
但是,據公開數字顯示,馮小剛電影的平均制片商投資回報率高達52.04%,是中國商業電影導演第一人。某電影集團管理者曾向記者點明,“面對這樣的誘惑,企業只會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在無限透支知名導演的同時,忽視對年輕導演的培養。最后又讓名導演的壓力越發沉重!
然而,雖然目前大牌導演和明星在中國影視劇市場具有很大的號召力,但是“忽視對新興力量培養”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作為一家以內容輸出為主的公司,經紀發展對于整個集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華誼早期以制片資源吸引藝人,藝人經紀模式是其早期的三大盈利模式之一。但是華誼經紀公司架構扁平化,經紀人權力過分集中,這導致藝人經紀業務曾遭受過團隊式離開的風險。2005年時任華誼副總、藝人經紀公司總經理的王京花帶走了胡軍、夏雨、佟大為等藝人,在橙天娛樂成立藝人經紀公司。
藝恩咨詢原研究副總裁侯濤曾評價:“華誼應該考慮建立更適合企業發展的職業經理人體制!
對此,華誼總裁王中磊對經紀團隊制度進行了改革,核心是設定明星的收入所得與經紀人無關,并將經紀公司權力分拆,授權給三個平行副總裁。同時,將制作權力下放給制片人,以制衡經紀人的權力。
推薦閱讀
昨日,武漢市學校及周邊治安綜治工作會透露:大學生漸成網絡詐騙的重點對象,今年來,警方共受理涉及高校學生的網絡詐騙警情440起,比去年同期上升15.8%。 會議通報,今年以來,全市涉校治安、刑事警情較去年同期有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誼逆戰:會診明顯依賴癥娛樂帝國突圍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5/20120527/63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