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調查》欄目播出《大學生 小老板》,以下為內容實錄:
【正文】
解說:這是一所大學的課堂,在人們固有的印象中,學生上課應該專心聽講,但在這個課堂上卻完全不是這樣。
老師在講課,臺下卻不斷響起叮咚的聲音,學生們盯著面前的電腦忙個不停,他們是在忙著打理淘寶網店。
淘寶網是一個大型網絡購物平臺,通俗地說就是網上商場,這里的每個學生都在淘寶網開了網店,叮咚一響是提醒有人來買東西了,這時候學生就不再聽講,而是埋頭招呼顧客“親,你想買點什么?”。
這種邊上課邊做生意的做法是這所大學明確允許的,事實上,老師講課的內容也和開網店有關。
這所學校是浙江省義烏工商學院,它的一系列出格之舉引來了爭議:大學,可以這樣辦嗎?
記者:如果不到義烏,可能想不到義烏工商學院會是這樣的一種環境,而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它的教學方式。幾年前,這所大學設立了一個分院——叫創業學院。在這個分院里,學生的主業不是學書本知識,而是開淘寶網店。他們除了可以一邊上課一邊打理網店,忙的時候甚至可以不去上課,淘寶店的等級還可以用來抵學分。所以,有很多人開始管它叫淘寶大學,它的這些做法引來了很多的關注和爭議。支持的人說:大學教育就是要讓學生有謀生的本領,而反對的人則質問說,這還是大學嗎?到底這所學校為什么要這么做?學生在這里過著怎樣的生活?我們到這里來看一看。
解說:義烏工商學院是一所公辦的大專高職院校,全校共八千多名學生,其中創業學院近四百人,創業學院所在的雪峰樓在學校里是一個“特區”,這里的學生和其它學院的學生過著完全不同的大學生活。
雪峰樓的教室既是上課的地方,也是學生開網店的地方,每張課桌都配備了網線和電線,沒有課的時候很多學生也整天在教室看店,每間教室都隨處可見貨物、快遞單、包裝袋,有些學生還自己配備了打印機、掃描儀,課桌上設施一應俱全。在這樣的環境里,上課,會不會反而變成了教室最次要的功能呢?
記者:你生意來了,老師又在臺上講,那這個時候?
陳超(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
學生):接單呀。
記者:接單啊?
陳超:嗯。
記者:那老師教的東西不重要嗎?
陳超:重要。
記者:沒有接單重要?
陳超:嗯,我覺得是這樣的。
王依蕾(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
學生):雖然說制度是相對寬松了一點,但是我覺得,如果說要學的人還是會學。
記者:就是自己還是有選擇這種方式的空間?
王依蕾:對,就是要看自己選擇,自己上課能好好聽的話,不和其它大學也一樣了嗎?只不過我們多了一項創業而已。
解說:對于課程,學生各有各的態度,而創業學院院長則明確表態,他認為開店就是比課堂教學更重要。
朱華兵(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
院長):我們是鼓勵他去創業的,課堂教育不是我們的主攻,把學習單純地理解為課堂里面才叫學習,這個應該已經OUT(過時)了。
解說:為了給學生開網店提供便利,創業學院執行一套特殊制度,其它學院早上8點半上課,而創業學院考慮到學生開網店睡得晚,9點半才上課。而且,學生只要有合適的理由,就可以請假不上課。
朱華兵:我今天要去進貨,我要跑到市場去做一個調查,你有站得住腳的理由,我要求我的班主任、任課老師都同意。
記者:全部開綠燈?
朱華兵:全部開綠燈。
解說:每個班除了教室在隔壁還配有一間倉庫,方便學生存放貨物和打包,倉庫由學生們集體管理,由他們自己約定倉庫管理制度,倉庫里也有網線和電線,訂單多的學生都喜歡把倉庫當成工作室,方便一邊接單一邊拿貨打包,效率更高。
有的學生一個人經營,有些學生組成團隊分工合作,還有的雇了員工幫忙打理。
葉永偉(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
學生):一個人太累是不行的,有些事情必須要別人來幫我做的,目前現在是兩個(員工)。
記者:幫你是什么意思?
葉永偉:付工資一類的嘛。
解說:開淘寶店需要有大量圖片展示商品,雪峰樓為此配備了一間攝影棚,有老師指導學生怎么拍攝圖片。從二年級起,創業學院還會專門開設攝影課程。
創業學院的課程是圍繞開網店的需求來設置的,還有一個最突破常規的學分替代制度,淘寶店的等級可以折算成創業學分,除了一些必修課,很多課程可以選擇免修,用創業學分來替代。
朱華兵:舉一個例子就是計算機基礎,你這個電子商務創業好了以后,必定涉及計算機基礎,我完全可以認定你計算機基礎已經合格了。
解說:每天大多數時間,學生們都在電腦旁度過,為了不錯過訂單,不少學生吃飯都是叫外賣解決。
記者:你覺得來了這個學校之后,和你原來想象的大學生活一不一樣?
陳坤鈺(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
學生):不一樣,我們很少有體育運動,然后我們也很少出去郊游啊什么的,每天對著電腦,那其實大家想,我去打籃球這兩個小時,我要損失多少個顧客。
記者:舍不得去。
陳坤鈺:是的。得到了什么,總會失去一些什么。
記者:如果來做一個比較的話,值不值?
陳坤鈺:讓人來選擇吧,如果說他選擇了在這里接單的話,他就肯定是會認為值的,因為沒有人拉住你。
解說:如果有學生離開雪峰樓,大多就是為了進貨,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有人稱它“小商販天堂”,這對開網店是一大便利條件。在這個小商品的海洋里東挑西選,尋找自己認為好賣的商品,和批發商討價還價,是學生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葉永偉是創業學院二年級學生,現在同時開了四家網店賣拖鞋,平均每天能賣出一百多雙,每過幾天,他就要騎著自己的小電動車,到市場上進回一批貨。
解說:雪峰樓周圍不斷有拿貨的學生來來往往,還有快遞公司的貨車不時出入,學校把快遞公司引進了雪峰樓,在一樓設了4家快遞網點方便學生發貨,每天下午四五點開始,學生們就忙著把當天賣出的貨物打包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
晚上,當其它學院的學生已經回到宿舍,雪峰樓的教室卻仍然亮著燈,晚上是顧客上網淘寶的一個高峰期,這段黃金時間學生們當然是不愿意錯過的。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9月10日晚間消息,正在破產重組中的伊士曼柯達公司周一宣布,計劃于今年年底前再裁員1000人,并且正在考慮進一步的裁員。 柯達表示,自2012年初以來已將其全球員工隊伍裁減了大約2700人。包括最新這次在內,>>>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5/20120910/8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