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消息,在經過幾天的短暫停工后,索尼等卷入停工風波的日企已經開始復工,早已習慣應付這種局面的日企們并不擔心這幾天停工所造成的損失,但他們更擔心的是寄托在中國市場上的復興大計將遭受長期的打擊,有證據表明,這些日本品牌的渠道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打擊。
據日媒報道,日本科技企業佳能、松下、索尼等均表示旗下部分中國工廠均選擇在18日左右暫時停工,停工原因與近日中日之間的領土紛爭有直接關系,佳能等日企向騰訊科技表示,停工造成的經濟損失暫無數據可以公布,但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幾天停工對日企帶來的損失并不大。停工的損失是多少?并沒有日企愿意回答這一問題,一位珠海的電子業業內人士透露,日企并非全無經驗,在經歷過多次類似事件后,早已經有了相關預案,如果工人或外部人員并未將廠房破壞,那么幾天的短期停工并不會對企業造成巨大損失。
據日本新聞網報道,索尼公司昨天表示,2家停業兩天的中國工廠今天將恢復生產。松下中國指示各地工廠根據具體情況自行判斷是否繼續開工,其他廠商大多也都選擇了逐步復工,看似激烈的停工事件漸漸平息,但曾經將復興期望寄托于中國市場的日本企業卻將迎來更大的危機。
在廣州天河區的太古匯廣場上,索尼全球最大的直營店正在停業中,玻璃幕墻內的SONY商標已被白布遮上。索尼在中國已經有了4家這樣的直營店,在模仿蘋果模式的路上,索尼遇到了蘋果從未遇到的問題。這只是一個縮影,在全國各級城市里,索尼、東芝、松下、夏普等日本品牌的專賣店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對日企本就不夠牢固的渠道更是一大打擊。
多位不愿透露品牌的日企代理商向騰訊科技透露,盡管過去幾年也遭遇過類似的反日風潮,但這次感覺尤為不同,最大的表象就是人流量急劇減少。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日本品牌專賣店都為消費者對日貨的抗拒而憂心忡忡,已經有部分代理商開始考慮更換代理其他品牌。
中怡康公布的家電市場相關數據則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代理商們的憂慮,數據顯示,夏普的市場份額已經由之前的8.8%下跌到4.7%;索尼的份額則由5.9%下跌至4.4%;而松下、三洋、東芝的市場占有率更是已經跌到1%以下。
如何將工廠調整回狀態對大多數的日企來說已經不是難題,但如何提振渠道信心卻將長久困擾這些來自日本的品牌。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停工潮后渠道漸冷 日科技企業復興計劃受阻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5/20120920/8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