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孩子只看到電競選手奪冠后的光鮮,以為一邊打游戲一邊就能名利雙收,卻沒有看到這個行業的慘烈,真正成功的人鳳毛麟角。”Sky對《IT時報》記者說,就像若風、微笑等選手,已經代表了中國的頂尖水平,但是他們每天仍要刻苦、甚至瘋狂地訓練。因為選手的收入主要來源于獎金,他們面臨著巨大的比賽壓力,如果打不出成績,很快就被淘汰。
青春飯還能吃多久?專訪WE《英雄聯盟》戰隊領隊Sky李曉峰
IT時報記者 尤歆飛
《英雄聯盟》夏季聯賽和本周的ChinaJoy系列活動,讓知名的WE戰隊忙得不可開交。不過,WCG前世界冠軍“人皇Sky”李曉峰還是抽空接受了本報的專訪,談起中國電競選手現狀和中國電競業的發展,開朗的Sky眉間又緊鎖起來。
最高年收入不及中超球員一場球
作為全國最知名的電競俱樂部之一,WE戰隊在世界舞臺上為中國帶來了許多榮譽。其中,Sky于2005年、2006年兩奪WCG《魔獸爭霸3》(以下簡稱WAR3)全球總冠軍,是迄今為止華人在該項目上的最好成績,而WE《英雄聯盟》(以下簡稱LOL)團隊于2012年奪得了第五屆IGN職業聯賽冠軍,這是中國戰隊在LOL國際比賽中的第一個世界級冠軍。
在俱樂部建設上,WE戰隊頗令同行羨慕。卓越的成績讓WE擁有著極高的人氣,因而也吸引了大量贊助商的加盟,有廣告代言等商業模式,也有自己的電競迷俱樂部。在投資方的支持下,位于寶山的訓練基地,為選手們打造了良好的生活和訓練環境。不過,即便是這樣頂尖的俱樂部,其選手收入也不算太高。Sky透露,在包吃包住的情況下,LOL選手的月收入近萬元,不包括獎金。獎金方面,自第一次參賽以來,LOL隊長若風的獎金總計為6.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0萬),而國內中超球員一場球的獎金有時可達100萬以上。
要知道,若風等人已經代表著國內電競圈最高的收入水平,一些底層的電競選手由于找不到贊助,只能在網吧做代練,靠賣游戲裝備為生,有的月薪才一兩千元,溫飽都成問題。
每天瘋狂訓練
“許多孩子只看到電競選手奪冠后的光鮮,以為一邊打游戲一邊就能名利雙收,卻沒有看到這個行業的慘烈,真正成功的人鳳毛麟角。”Sky對《IT時報》記者說,就像若風、微笑等選手,已經代表了中國的頂尖水平,但是他們每天仍要刻苦、甚至瘋狂地訓練。因為選手的收入主要來源于獎金,他們面臨著巨大的比賽壓力,如果打不出成績,很快就被淘汰。
LOL戰隊的生活作息采用準軍事化管理,凌晨2時休息,早晨11時起床,除了吃飯和體育活動,每天都要訓練十幾個小時,包括無數次敲打鍵盤和戰術研討。幾乎從睡醒開始,他們就在訓練,這種枯燥不是什么人都能忍受的。
“我們的訓練強度不比體育運動員弱,但在整個支撐體系上,他們卻比我們好很多。”Sky說。運動員練得好可以進省隊、國家隊,由國家進行培養,到奧運會上為國爭光;而電競選手不同,在許多家長的印象中,電競就是打游戲、就是玩,許多孩子都是和父母鬧翻后,孤零零一個人在外闖蕩。
據介紹,目前從事電競主要由俱樂部推動,這些俱樂部良莠不齊,有的只是想盡快謀利,使許多選手生存環境惡劣,居無定所,如果不出成績,很容易被俱樂部拋棄。
退役后轉型艱難
面對這些十八九歲稚嫩的臉龐,Sky的心中感慨萬千。對于一名電競選手而言,其運動生命只有短短的3~5年,如果一款游戲突然沒落,對于主攻這款游戲的選手而言也是滅頂之災。作為WAR3選手的Sky深有體會。“今年是WAR3最后一次登陸WCG,看著WAR3,就像看到自己的影子。一名電競選手不太可能同時從事多個游戲項目。”
Sky說,在這些年中,他們發現,選手退役之后的轉型,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盡管社會上和電子競技相關的工作不少,但是電競選手們大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文化課程,日常的人際交往也比較少,他們在轉行做解說、做教練的過程中顯得比較吃力,“選手的教育、培養、人格發展需要投入一定成本,而一些俱樂部急功近利,對這些東西不是很重視。”
國內產業鏈諸環節均不成熟
這些年來,電子競技在韓國發展得風生水起,但在中國,電競生態環境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
Sky說,現在國內電子競技圈有一個特點,隨著騰訊、等互聯網廠商的關注和投入,讓電子競技“網絡化”,隨之帶來的效應是參與者多、廠商賺錢、從業者收入提高、職業化進程加快。但是,整個產業鏈并沒有完善,一個成熟的電競產業應該包括協會管理、資方、觀眾、選手和俱樂部、節目制作方等,目前國內這些環節都不成熟。
推薦閱讀
三星預計今年其芯片工廠升級與投資支出將接近120億美元,這突出說明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內頂尖電競選手僅月入萬元:每天瘋狂訓練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5/20130729/28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