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30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與IBM的研究人員共同設計出一個固若金湯的“數學拼圖”加密軟件系統,在允許用戶將其作為一個程序使用的同時,可阻止任何潛藏在背后的破譯。
科技日報訊 (記者華凌)該研究成果經同行審閱后將于10月召開的第54屆IEEE研討會計算機科學基礎會議上提交。
這種被稱為“軟件混淆”的加密系統是首次在實際操作中完成。在計算機領域的程序開發過程中,最簡單的混淆就是名稱混淆,而強度更高的流程混淆,其功效如同移形換位、乾坤大挪移,如此移來移去達到讓人看不懂軟件編程的原理,阻止那些想得到源代碼的行為。
新系統是一種數學混淆機制,可以通過阻止盜竊的新算法、隱藏軟件補丁的漏洞,并在補丁分布時進行修復,以此來保護源代碼。據研究人員介紹,以前開發的混淆技術迫使攻擊者花費一些精力,但最終幾天后就可以成功破譯。而新系統固若金湯,對于一個試圖破譯軟件的工程師來說,他必須首先解決各種數學問題,從而改變密碼學領域的游戲規則,而這需要花費數百年時間。
這種模糊機制成功的關鍵是一種新型“多線性拼圖”,其中真正的創新是將軟件轉化成一種數學拼圖游戲。只需給出一些數字,或一個數字序列,在這個數學拼圖中,這些數字或數字序列,只能與其他數字以非常特定的方式相結合。
該大學工程和應用科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密碼學專家阿米特·薩海說:“你可以檢查一切、把它上下顛倒、從不同的角度看它,但仍然沒有辦法知道它在做些什么。如果你一定要做些事情,如試圖進入其子程序,并把它以其他方式放入,那么你最終只會弄出個垃圾!
這項為了實現軟件混淆的新技術,給另一個突破即功能加密鋪平了道路。采用功能加密可替代發送加密信息,呈報其位置。研究人員說,這提供了一個更安全的方式來保護信息。以前功能加密的工作僅限于支持極少的功能,而新的操作可以處理任何可計算的函數。例如,將一條簡單的消息發送給一群人,每個人會因其不同特性接收到不同的內容。薩海說:“通過加密功能,你只得到具體的答案,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了。”
總編輯圈點
翻開數學史你會發現,從亞述帝國開始,信息加密技術一直得益于數學家的靈感,這也是為數不多的抽象的數學能直接應用的領域。密碼的搭、拆、攻、防,是數學家們永恒的矛盾游戲。然而美國研究者的新思路,卻制造出一張刺不破的盾。軟件商喜歡這張盾牌,它比專利法庭更有利于保護原創者的利益;黑客也會喜歡這張盾牌,因為它帶來了智力上的挑戰。“根據接收者的個性來加密”的確是絕招,想要攻破它得動動腦筋。
推薦閱讀
感謝99單機的投遞在本月28日,人氣星戰網游《EVE>>>>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5/20130731/28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