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關停郵箱服務還不到半個月,昨日起,中國雅虎再度關停資訊及社區服務。中國雅虎在其首頁公告稱,原有團隊將專注于阿里巴巴集團公益事業的傳播。這意味著,中國雅虎旗下的主要業務都將停止其運作,僅剩下品牌。對此,有業內人士戲謔為“植物人公司”被拔線。阿里巴巴方面則強調,中國雅虎的品牌使用權仍舊歸屬阿里集團。
原有團隊轉做公益項目
前日下午,中國雅虎在其首頁刊登公告稱,基于2012年阿里巴巴集團和雅虎美國的協議,中國雅虎將于9月1日起不再提供資訊及社區服務。中國雅虎原有團隊將轉做阿里集團公益項目。
商報記者了解到,在8月19日中國雅虎郵箱業務正式終止后,資訊和社區便成為中國雅虎僅剩的兩項主要業務,中國雅虎此番停止運作資訊和社區服務,意味著僅剩下品牌這個“空殼”。
商報記者昨日再次打開中國雅虎網頁,該頁面除了該公告再無任何服務。商報記者還留意到,用鼠標在中國雅虎首頁點擊一下后,隨之便進入阿里公益的頁面——淘寶“天天正能量”。而在該頁面右上方還有一個“雅虎論壇用戶點此轉移資料”,用戶仍能用雅虎賬號登錄。
當被問及原中國雅虎團隊為何要轉做公益項目時,阿里集團公關部表示,“公益將是今年阿里集團重點做的項目!
據了解,今年3月開始,中國雅虎200人左右的團隊就已經在進行內部調整。團隊人員被分批轉崗至杭州的公益部門——公益正是馬云辭任阿里集團CEO后重點參與的項目。
在今年5月10日晚辭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的“退休演說”上,馬云宣布了自己“退休”后的新征程:教育、綠色環保,以及圍繞前兩者的投資。
為了更好地獲得資金支持,早在2010年5月,馬云就決定從當年起將阿里巴巴集團年收入的0.3%撥作公益基金,主要用于環保項目的資助。
被邊緣化的中國雅虎
事實上,當8年前阿里巴巴用40%的股份換來了雅虎中國外加10億美元,馬云曾豪言將中國雅虎做成“中國本土搜索第一”和“電子商務第一”,并宣稱要在三年內將其獨立上市。
然而,8年之后,人們看到的卻是一個游離在阿里核心業務之外,幾乎被徹底邊緣化的中國雅虎。
據了解,馬云接手后,雅虎的業務中心迅速從門戶轉向搜索,并關閉了一搜以及當時占總收入25%的無線業務,展開大規模營銷,極力想做大雅虎在中國搜索市場上的份額,但最終的效果卻并不理想。
2006年,阿里集團資深副總裁曾鳴出任雅虎總裁后,重新將旗下業務調整為社區及資訊事業部、搜索事業部、通訊事業部三塊,并將“雅虎中國”更名為“中國雅虎”,力圖實現本土化。2008年,阿里又將中國雅虎與口碑網合并,成立“雅虎口碑”,大力發展生活服務業務,原有的資訊、搜索等門戶業務被淡化。
但僅僅過了一年,阿里又將口碑并入淘寶,中國雅虎再次成為獨立公司,回歸到最初的“門戶”起點。隨后,中國雅虎核心業務逐漸被阿里吸納,其搜索業務被分幾次調入全網搜索、阿里云、一淘等部門;社交產品轉型為口碑網,并劃歸淘寶。
阿里或提前交還品牌權
根據此前的協議,阿里最晚要到2016年才將中國雅虎品牌交還給雅虎,為何急著把主要業務都關掉?對此,互聯網分析人士、曾任中國雅虎總經理的謝文昨日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阿里對中國雅虎的業務一直做得不好,既然早晚要歸還,索性也就不投入了。
“現在阿里上市在即,雅虎仍是其大股東,我認為阿里沒必要和雅虎搞得太僵,說不定會提前交還。”謝文猜測。
此前還有消息稱,雅虎CEO梅耶爾有意在收回中國雅虎品牌后,重新進軍中國市場。對此,有業內人士稱,現在的情況是,雅虎即便收回中國雅虎,剩下的也僅僅是一個空殼,這也意味著雅虎重回中國的路被徹底封死。
謝文則認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國外公司進入中國并不容易。而且,雅虎自身還在轉型當中,是不是有精力、有資源殺回中國,尚且是未知數。
新聞背景
八年“姻緣”:愛人如何變雞肋
對于中國網民來說,雅虎郵箱、Yahoo Messenger等產品是他們對互聯網的最初記憶。雅虎的門戶模式更是促成了網易、新浪、搜狐等一大批中國本土門戶網站的崛起,擁有華人身份的創始人楊致遠也成為了第一代中國創業者的偶像。
2005年,雅虎中國與阿里巴巴走到了一起。這次“嫁娶”在外人看來遠談不上門當戶對,當時的雅虎是世界知名互聯網企業,而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卻還在成長期——淘寶網剛剛誕生,支付寶更如同一個初生嬰兒。有了雅虎提供的10億美元,淘寶有實力把eBay趕出中國,其又在2007年令阿里巴巴B2B業務在香港上市;對于雅虎,當年10億美元的投資也已增值超過十倍。
然而,這場不對等的“婚姻”經過數年的發酵,越來越不盡如人意。楊致遠在2008年11月辭任首席執行官,隨著他在雅虎管理層逐漸被邊緣化,馬云和雅虎的關系也日趨緊張。
根據協議,從2010年10月開始,雅虎投票權從35%增加至39.0%,而馬云等管理層的投票權從35.7%降為31.7%,軟銀保持29.3%的經濟權益及投票權不變,雅虎成為阿里巴巴真正的第一大股東。
隨后,阿里巴巴向雅虎提出股權回購計劃,但遭雅虎回絕。阿里巴巴B2B公司前CEO衛哲曾言辭激烈地炮轟雅虎是一個面臨破產的公司,而阿里巴巴不再需要雅虎。
與此同時,雅虎面臨的困境包括營收滑坡、裁員、缺乏創新、管理層重組和高管流失,其總市值僅180億美元,而阿里巴巴集團的估值為350億美元。
經過一年多的博弈,雙方于去年5月21日宣布股權回購協議:阿里集團將動用63億美元現金和不超過8億美元的新增阿里集團優先股,以總共71億美元的代價回購雅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團股份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團股權的20%。但未來阿里巴巴集團整體上市后,雅虎手中保留的20%股份將會進一步升值,超出71億的價值。“這是一個不完美但最正確的選擇!瘪R云當時說。
新聞分析
合作失敗緣自
兩企業文化差異
8年前,馬云希望通過與雅虎的合作打開國內搜索市場的大門,楊致遠則希望以此挽救當時雅虎在中國市場不斷下滑的頹勢,但這些理想都沒能實現。盡管阿里巴巴成功變身為國內第一大電商,但這與雅虎沒有關系;而雅虎當年的投資雖然暴漲到160億美元,卻幾乎丟掉整個中國市場。
有分析認為,合作失敗的關鍵在于這兩家企業原本在企業文化和經營模式上就有著難以調和的沖突。
阿里巴巴一直有著強硬的價值觀和特殊的公司文化,雅虎的思維則一直是美國式的,其運營也始終沒有很好地實現本土化。在并購完成后,阿里需要改變雅虎原有的文化思維,使之與自身文化相融合,但融合的手段只是簡單地灌輸,最終導致文化融合失敗,不少中國雅虎的員工被挖角或離職,團隊戰斗力嚴重下降。
而在運營模式上,阿里的目標是建立覆蓋廣泛的電子商務帝國,旗下所有業務都需為這個目標服務,而雅虎的成長背景則是門戶與搜索。阿里對中國雅虎的改造缺乏明確目標,而在改造失敗后,阿里又將中國雅虎的主要業務整合到自己旗下,這也使其本身逐漸被邊緣化。
此外,美國雅虎的動蕩不安也是影響雙方合作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與馬云私交甚好的楊致遠離職之后,美國雅虎業績不斷下滑,領導層頻繁更換,美國方面希望中國雅虎能夠做出優秀的成績,但其在中國市場的表現顯然讓美國雅虎不滿,而雅虎前任CEO巴茨對馬云的指責則加深了雙方領導層的不和,為合作失敗埋下伏筆。
2005年
雅虎將其在中國的全部資產交給阿里巴巴,再給阿里巴巴10億美元,雅虎擁有資產合并后的阿里巴巴董事會的一個席位、40%的經濟效益和35%的投票權。
2010年10月
雅虎投票權從35%增加至39.0%,成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
2012年5月21日
阿里巴巴以總共71億美元的代價回購雅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團股份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團股權的20%。
2013年
阿里巴巴關停中國雅虎主要業務。
推薦閱讀
飛行汽車,這可不是動畫《杰森一家》(The Jetsons)里虛構的產品,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雅虎“拔線” 在華只?諝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5/20130902/28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