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現在的保密措施基本已經不在了,媒體對于新產品的曝光無論是在體量還是精度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以至于有人戲謔說水果的新產品發布會是來一一驗證流言的準確性的。媒體炒作了近半年的彩色外殼的【廉價iPhone】是來了,可它并不廉價,4488的國行定價讓人對于廉價iPhone 3500元心里期望徹底落空,同時也讓三星和國內魅族等一票子安卓廠商可以安心睡覺了。
關于5C的定價,大家之所以失望,主要原因還是長時間科技媒體對于廉價iPhone的渲染,大家形成了強大的心理預期,這也說明,在利潤率和市場占有率之間,蘋果選擇了前者。其實媒體對于廉價iPhone的渲染,一方面是出于iPhone目前面對Android陣營的強烈競爭自以為是地體蘋果出謀劃策,另一方面可能就是華爾街的投資人對于蘋果的期望:推出3000左右價位的手機,指數級地增加銷量提高市場占有率從而提高營銷和總利潤。現在的情況是,蘋果再也無法重現iPhone4發布時那一騎絕塵獨孤求敗式的領先,那綜合實力和用戶體驗碾壓當時市場上一切競爭對手的那種絕對統治力。系統的不斷完善的Android已經變得越來越可用,尤其是三星,靠著全產業鏈的控制;簡單成熟良品率高的工業設計;不坑爹的用戶體驗和靠譜均衡的整體綜合實力結合給經銷商留出的極大利潤空間以及鋪天蓋地的營銷,已經對iPhone的超高利潤率構成嚴重威脅。市場占有率的不斷下降確實會給步步緊逼的Android留出更多機會,就算iOS的生態護城河即使足夠深,足夠保護蘋果,在市場占有率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對于Android的打壓能力也是必然下降的,這對于蘋果來說絕對不是什么好消息。蘋果現在面臨的情況絕對是兩難選擇:要市場占有率還是利潤率,兩者無法兼得。
以上說的有點跑題,回到話題本身:iPhone5C的定價。從國行4488的價格來看,這顯然是一款iPhone5的替代產品,如果不是媒體對于廉價iPhone的渲染,我想這個定價顯然不會引起這么廣泛地討論。關于這個定價的策略,網上的觀點已經很多了,我簡單羅列下:
1.作為iPhone5的替代品,打破以往舊款降價銷售的慣例,提供多彩外殼滿足更個性的需求
2.諾基亞的換殼戰略(玩笑),提供新鮮感,最重要的一點:外觀上和旗艦iPhone5S體現出顯著差異性,體現區分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對旗艦機型銷量的沖擊。
3.提高良品率,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同時給工藝上和iPhone5基本一致的iPhone5C留出產能,保證其供貨。
4.向下打壓3.5寸屏幕的iPhone4S,為將來3.5寸產品線退出統一分辨率做鋪墊。
網上還有其他段子性質的觀點,不過總結起來都有一個共同點:如何盡量避免對于旗艦高利潤機型的沖擊。說到這點提一個題外話,iPhone4S 8G版本 3288元的國行定價。8GB容量早已被證明是不夠用的容量,排除一些喜歡玩大型游戲的和一些喜歡裝一對軟件的極客,就算是正常的愛拍照發微博的女生,8GB的容量也是緊巴巴的,需要經常性刪除照片和APP,這對用戶體驗是極大的損害。蘋果這樣極端重視用戶體驗的公司為何要冒著這樣巨大的風險呢?答案還是那句話:拉開和新產品的差距,避免搶奪新機型的銷量。8GB容量的縮水絕非出于成本方面的考慮,而是出于刻意營造差異的目的。iPhone5發布的時候,一些預算有限的果粉就不愿意掏錢更新機子,為啥?因為iPhone5對于iPhone4s的提升讓他們覺得不值得多付出將近2000元的溢價。同理,如果iPhone4S還是16GB,還是3288元,我憑啥要付出1200元的溢價就為了得到一個性能沒有本質性提升的iPhone5C?難道就為了個多彩外殼?
講到這里,我想我的觀點已經差不多闡述完了,網上很多人說蘋果傻逼,只差800元,我為何不選擇硬件方面有極大提升的iPhone5S?其實這就是蘋果想要達到的效果!大家會這么說,說明蘋果的目的已經達到了,iPhone5C成功地把對5S的沖擊限制到最小程度,也許這么說還不夠形象,我這里就做個假設:加入iPhone5C定價如傳說中的3399,你在準備購買的時候是啥心態?你會想:便宜2000塊錢呢!本質上能感受出來的最大使用差距也就是就少了個指紋解鎖,至于攝像頭和M7傳感處理器,更多地是停留在極客的討論上,日常使用中是很難體驗出來的。
PS:Galaxy S4對三星來說已經敲響了警鐘,消費者對于犧牲美感投機取巧的工業設計的容忍度已經到達了極限,下一款旗艦如果還是這么玩,我估摸著HTC的機會就來了。
推薦閱讀
據美國《連線》雜志報道,宇宙中生命積木間的關聯可能比原先設想得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關于iPhone5C的定價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5/20130915/28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