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時候,一款新概念產品在上市初期,并不會獲得巨大的成功,即使它的概念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在IT數碼領域,這種現象則更為常見,很多產品需要經過多年的進化,最終才會贏得市場,比如目前最流行的智能手機。以下12款數碼產品,在各種領域或失敗、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都未大紅大紫,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都是后來者的指路明燈。
1. AT&T Picturephone可視電話(1964年)
在1964年的紐約世博會上,美國電信運營商AT&T展示了可視電話服務,使用了一個內置攝像頭的小型的CRT顯示器來實現,類似于今天的網絡視頻服務。6年后,這款產品真正投放到市場中,但由于體積笨重價格昂貴,并未真正推廣成功。但是,它對于目前各種電子設備上的視頻聊天服務,都是具有深遠意義的。
2. Electronic Quarterback掌上游戲機(1978年)
是的,最早的掌上游戲機并非任天堂的Game boy,而是各種單一類游戲的掌機,這款Electronic Quarterback就是其中之一。它使用簡單粗狂的線條模擬了棒球游戲,你可以看到機身上厚重的按鍵,想必也不會擁有太好的手感,但在當時,卻是孩子們夢寐以求的圣誕禮物。直到12年后,可以更換游戲的任天堂Game boy才真正獲得了成功,不管你是否相信,這款掌機的原型都功不可沒。
3. The Minitel多媒體內容服務(1982年)
提到法國,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諸如Louis Vuitton這樣的奢侈品,但實際上法國也是早年的科技先驅。在1982年,這款The Minitel個人電腦便提供了購買報紙類型的等數字媒體內容,為之后的互聯網購物提供了基礎。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有將近一半的法國人使用了The Minitel的服務,可以說是互聯網應用的前身。
4. Mattel Power Glove游戲手套(1989年)
或許在2006年任天堂Wii上市時,你被其體感操作的特點深深打動,但事實上,類似的概念早在1989年便已經由Mattel Power Glove提出了。這款兼容任天堂游戲機的游戲手套,擁有體感操作功能,可惜的是由于當時技術限制,導致操作精度太差,無法獲得成功。不過,它對體感操作的影響是深遠的。
5. 羅技Fotoman數碼相機(1990年)
世界上第一款數碼相機并非來自我們熟悉的佳能、尼康或是奧林巴斯,而是著名的配件廠商羅技。在1990年,羅技推出了Fotoman數碼相機,擁有320×240像素的分辨率,并內置1MB存儲空間,售價高達980美元(折合當時匯率約為人民幣4700元)。Fotoman沒有成功的原因除了售價高昂,還有它并沒有內置液晶屏幕,需要連接PC使用,非常不便。
6. 蘋果Newton掌上PDA(1993年)
這款由蘋果公司推出的PDA,可以說對掌上電腦甚至是未來的iPad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當時,擁有336×240像素壓力感應屏幕、20MHz ARM 610 RISC處理器以及40MB ROM的蘋果Newton,是最先進的個人掌上電腦,內置了包括日歷、計算器、單位轉換等諸多實用工具。
7. WebTV機頂盒(1996年)
目前,內置互聯網功能的智能電視已經是非常常見的,還有Android機頂盒產品,也能讓普通電視變成智能電視。而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1996年上市的Web TV機頂盒,使用撥號網絡進行連接,能夠訪問Web和電子郵件,但實際上并沒有互聯網電視服務。
8. Qualcomm pdQ手機(1999年)
來自高通公司的pdQ手機,可以說是智能手機的雛形,該機擁有手機功能,并內置了一大塊觸摸屏,可以使用觸控筆進行操作,內置的翻蓋式鍵盤,似乎也是后來愛立信及索尼愛立信等產品的靈感來源。
9. HP Jornada 720迷你電腦(2001年)
HP公司在2001年推出的Jornada 720迷你電腦,可以看作是上網本、超極本的前身。它擁有6.5英寸的觸摸屏(640×240像素),在當時的來說顯示效果驚人,206 MHz的ARM處理器和Windows 2000手持版系統,性能和功能都很強大;該機還內置了掌上版的Office軟件,足以滿足日常的工作需求。不過,該機并沒有內置WIFI,需要額外購買Type II PC網卡,這也是當時技術限制所帶來的體驗不足。
10. HP Compaq Tablet PC TC1000平板電腦(2002年)
來到2002年,我們會發現PC產品的形態又得到了更新的進化。HP Compaq Tablet PC TC1000是一款擁有10.4英寸、運行Windows系統并內置英特爾奔騰M處理器的平板電腦,可以使用觸控板進行繪畫操作,也能夠外接鍵盤使用,看起來很目前最新的Windows 8混合設計PC十分相似。當然,HP Compaq Tablet PC TC1000的機身實在太厚重,也不支持電容觸控功能,性能一般且Windows XP Tablet PC系統也遠遠不如Windows 8友好。但毫無疑問,它絕對是目前混合設計PC的老前輩。
11. Xybernaut Poma Wearable隨身PC(2002年)
可穿戴式智能設備在2013年可以說是非常熱門的,但是這種概念早在2002年就已經出現了。Xybernaut Poma Wearable便是一款隨身PC,售價十分昂貴,實際上是一臺運行Windows CE的掌上設備,用戶可以像佩戴隨身聽那樣隨時攜帶它,并通過頭戴式的800×600彩色屏幕來觀看內容,可以支持IE瀏覽器、Windows媒體播放器和Outlook等軟件,簡直就是谷歌眼鏡的復古版本。
12. 微軟Zune(2006年)
說起MP3播放器,或許你只能記得蘋果iPod,其實微軟也曾經推出了同類型的Zune播放器,也采用了內置大容量硬盤的設計,可以存儲上千首歌曲。雖然它在iPod的打壓下一直未能獲得成功,但是其設計為之后的Windows Phone帶來了靈感,也讓微軟開始涉足互聯網內容領域,逐漸演變成目前Xbox音樂、影視等全方位的多媒體在線服務。
來源:laptopmag
推薦閱讀
在本周一舉辦的紐約發布會上,微軟正式發布了新款Surface平板電腦,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多圖]12款超前但未獲成功的數碼產品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5/20130925/28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