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了解,“賴茅”屬于非注冊商標,而非注冊商標并不受法律保護,也就是說任何一家酒廠都可以使用“賴茅”商標生產白酒。其價格差異很大,質量難以得到保證。10月13日晚,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曝光了國內天貓、京東、酒仙網等知名電商售賣假酒“賴茅”的亂象。據悉,“賴茅”屬于非注冊商標,非注冊商標不受法律保護。
但是在京東、天貓的許多“賴茅”酒類商品的廠名都標注有“貴州食仁市茅臺鎮黔國酒業公司”,但經此公司負責人辨認,表示從未生產過此類白酒。昨日,記者在淘寶上已搜索不到帶有“賴茅”二字的產品。另外,記者走訪成都多家酒行,來自不同公司生產、卻都標注為“賴茅”品牌的產品不計其數,且價格參差不齊,從數十元至800余元不等。
市場亂象:
“賴茅”未注冊 假酒橫行
據央視報道,記者在京東搜索“賴茅”品牌,出現500多件酒類商品,而在天貓更是出現了800多件名為“賴茅”的酒類商品。據了解,“賴茅”屬于非注冊商標,而非注冊商標并不受法律保護,也就是說任何一家酒廠都可以使用“賴茅”商標生產白酒。
例如,在京東和天貓的許多“賴茅”酒類商品的廠名都標注有“貴州食仁市茅臺鎮黔國酒業公司”,但經此公司負責人辨認及查看,表示從未生產過此類“賴茅”白酒。
貴州食仁市茅臺鎮黔國酒業公司總經理王超麗指出,電商在酒類銷售亂象中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些電商在上架產品前沒有擔負起相應的查驗責任,導致其網站出現各種假冒酒品。“他們應該在售賣前先向相關公司征詢是否生產過此類產品,保證產品的質量,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監管。”
記者探訪:
同為“賴茅” 價差很大
昨日,記者對成都市內多家酒類超市、酒行進行了走訪。在慶云西街一家連鎖酒類超市,記者看到,標稱為“賴茅”品牌的產品就有十多種,但卻來自不同的生產廠家,包括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世家酒業公司、貴州賴世玲正衡酒業公司、貴州英雄渡酒業有限公司等。且這些“賴茅”產品售價不等,從80余元至800余元,都有標價。當記者詢問,同為“賴茅”,卻由不同廠家生產,如何分辨這些白酒的真假優劣?銷售員不置可否。
記者來到慈惠堂街另一家酒行,類似情況同樣存在。銷售員自稱,店里賣的都是真酒,他坦承,“賴茅”生產商家確實良莠不齊,有些商家渾水摸魚。他還自曝“曾經在茅臺鎮,喝了一款也叫 賴茅 但是另一家公司生產的酒,結果是 歪 的,喝了后頭疼不已。”
電商回應:
相關產品已下架
昨日,記者以“賴茅”作為關鍵字在京東商城上搜索,已找不到相關產品。同樣,在淘寶上搜索“賴茅”產品,則跳出一行字“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無法顯示 賴茅 的相關寶貝!
京東方面昨日對此事向成都商報記者回應表示,“京東對此事非常重視,我們已在第一時間下架了所有 賴茅 商品!本〇|方面稱,針對此次白酒行業內爆發的問題,京東已敦促供應商盡快核實相關信息,“我們也將根據核實的情況,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對問題做相應的處理!
對此,淘寶方面稱,為避免可能存在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風險,“即日起平臺方面將對此次報道指向的相關商品先行下架處理,同時對相關商品的搜索規則進行調整。此外,天貓已將相關商品所涉及商家的材料進行匯總,擇日將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必要時我們將會清退商家停止對其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
1919酒類連鎖董事長楊陵江表示,希望“賴茅”商標注冊歸屬能盡快出臺。由于是未注冊商標,導致很多商家不珍惜,出現魚目混珠、不規范的情況,質量有很大差異。
成都商報記者 賀華玲 席大偉
背景鏈接
“賴茅”商標爭奪戰
1988年12月29日,茅臺首次在酒商品上提出 “賴茅”、“王茅”、“華茅”商標的注冊申請。
2003年7月3日,深圳市賴永初酒業經銷有限公司以連續三年停止使用為由,申請撤銷茅臺獲準注冊的第627426號“賴茅”商標。2005年3月16日,商標局以茅臺酒廠連續三年停止使用第627426號“賴茅”商標為由撤銷該商標注冊。
2005年3月29日,茅臺在酒(飲料)等商品上提出第4570381號 “賴茅”商標注冊申請,商標局經審查予以初步審定公告。而茅臺和賴家后人爭奪“賴茅”商標的二次戰爭由此拉開,公開資料顯示“申請人賴世家公司以及賴永初酒業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異議”。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甲骨文現任總裁、前惠普CEO馬克·赫德(Mark Hurd)>>>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賴茅”亂象遭曝光 淘寶急下架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5/20131015/29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