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因提高準入門檻引起的網絡“圍攻”事件余波未平。昨日有分析人士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此事件若繼續“發酵”,不僅將使淘寶2011年第四季度業績受影響,或更將喪失大批中小賣家。
淘寶:“單方面提價”系誤讀
據悉,淘寶網絡圍攻事件的誘因,是淘寶商城將原來最低1萬元的保證金上調到5萬元,之前6千元的年費上調到6 萬元,過大的調整幅度致使淘寶網中大量中小賣家難以承受。于是,從10月11開始,淘寶網出現大量中小賣家通過惡意競拍等方式攻擊大賣家的行為。
對此事件,淘寶商城總裁張勇則解釋為“外界誤讀”。淘寶向《金融投資報》發來的采訪回復郵件稱,此次淘寶商城公布的相關規則被外界錯誤解讀為“單方面提價”,但事實上,這是對新政的誤讀。
整個B2C行業在發展,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標準也在發展,這就要求商家的經營行為和服務能力,而淘寶商城目前的絕大部分商家符合年費返還標準:淘寶商城2012年新運營規則中規定,只要商家動態服務評分達到4.6分,且交易規模達到一定水平,將部分及全額返還。以服裝類商家為例,服務評分達到4.6分的同時,年交易額120萬,即平均每天交易額3千元左右,便可獲得技術服務年費全額返還。”但淘寶方面并未給出滿足年費返還標準的商家的具體數據。
此外,張勇還稱:“對一些達不到基本服務水平和經營規模,不能達到企業化經營的標準的商家,淘寶商城愿意幫助他們轉到集市繼續經營,淘寶集市將會成為他們的新起點。”張勇表示淘寶商城將幫助不符合商城準入標準的商家在淘寶集市上更好發展。在這過程中,商家以往的歷史交易、累計信用這些都可以相應轉換且不受影響。
上市進程或受阻
事實上,此事件帶來的長期負面影響之一,或是其IPO進程的受阻。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淘寶商城中小賣家因服務費漲價而爆發的圍攻將對公司業務造成打擊,促使淘寶商城的IPO推遲至2013年或之后。”而在昨日,淘寶方面對外聲明稱“將不會單獨IPO”,但如果淘寶業績因此下降,無疑將拖累其集團整體上市的步伐。
據悉,2010年總收入大概是50億,但阿里集團三塊業務中,淘寶的吸金能力和上升空間遠不如阿里巴巴[8.60 2.14%]和支付寶,淘寶的收入主要來源是:淘寶商城的年費收入;賣家店鋪裝修及輔助軟件收入;廣告收入。
而淘寶事件或存在的更長期影響,則是大量中小賣家流失的可能性。據艾瑞數據顯示,僅在淘寶商城,就擁有7萬多個品牌和5萬多家商戶,而在日前的淘寶事件中,參與“圍攻”淘寶網的賣家數量峰值,曾經正好達到5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淘寶事件發生的同時,另一家購物網站正期望借此“壯大”。10月13日晚,騰訊旗下的“QQ商城”推出招商廣告稱:“億元營銷資源大放送,QQ商城招商火熱進行中”。盡管騰訊方面否認了此舉與淘寶事件的關聯,但前者意味深長的一番表態,卻無疑將吸引中小賣家從淘寶向騰訊轉移。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經有淘寶商鋪宣布將清倉退出,一位店家在其商鋪的公告欄中稱:“12月20號退出商城,店鋪產品全部5折處理。”
急需第三方力量介入
上述事件發生后,市場言論立即分為兩派。力挺淘寶的新東方在線運營總監潘欣在微博上表示,商業不相信眼淚,淘寶沒原則錯誤。西南證券[11.50 2.95% 股吧 研報]分析師成一蟲表示,淘寶商城新政策給出3個月的緩沖期(2012年實施),且在前一期付費合同到期或一個周期結束后實施,是合理的,商家必須尊重契約,并承擔責任與風險。
而反對者博客網創始人方興東表示,淘寶應馬上擱置新規,并召集各方代表談判。方興東稱:“要平息淘寶商家暴動事件,必須明晰企業商業性和社會管理公共性的邊界,可以做的幾件事情是:1、淘寶應該馬上擱置新規;2、召集政府、協會、商家和淘寶等利益各方參與,平衡利益,商討合理的方案;3、商家的保證金應該交給第三方監管;4、相關的處罰等應該交給具有公信力的相關部門來執行。
但有第三方觀點認為,國家有關部門應立即介入,防止此次淘寶事件演變成第二個危害消費者利益的“3Q大戰”。
而對于淘寶事件中出現的惡意攻擊大賣家的行為,著名互聯網律師于國富表示,淘寶商城是企業,是否與某個商戶簽約,如何簽約,以何種價格簽約,是企業自主經營行為。網絡攻擊者的行為是違法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10月11日下午,小米手機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小米起發售計劃的詳細情況,宣布小米手機將于10月15日正式向工程機用戶提供換機服務,20日面向預定用戶發售。而13日晚間,小米手機負責人發布了致米粉的一封信《天下米粉皆>>>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015/1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