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任何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都希望能找到新的增長點,對于谷歌和亞馬遜這樣的巨頭來說,相互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但現在他們都將提供互聯網基礎服務視為下一個戰略核心,誰贏得這場戰爭誰就有可能接管互聯網。
6月30日消息,谷歌在自己面向開發者的大會 Google I/O 的第一天推出了一款跟華碩合作的平板設備 Nexus 7,其199美元的售價和亞馬遜的平板 Kindle Fire 相當。但在第二天,谷歌又推出了 Google Compute Engine,挑戰亞馬遜面向開發者的 Amazon EC2。
相比平板設備這種單款產品之爭,提供基礎的云服務暴露出了谷歌對互聯網的野心,同時也正式拉開了谷歌和亞馬遜的互聯網王者之爭。
亞馬遜靠在網上賣書起家,而谷歌的核心業務則是搜索,這看來似乎并沒有太多競爭。但是隨著兩家公司的業務開始向外拓展,在某些領域逐漸開始重合。
在2004年,谷歌和亞馬遜開開始試探性的進入對方的“勢力范圍”。
2004年,谷歌推出了圖書搜索。雖然這只是一項讓人們搜索圖書內容的服務,但只要再往前一步就是電子圖書的銷售,直指亞馬遜的核心。同年,亞馬遜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 A9。雖然這并非一個完整的搜索引擎,甚至谷歌還是其服務提供商,但不難看出亞馬遜也希望能一些垂直搜索領域挑戰谷歌。
從現在來看,無論是谷歌的電子圖書商店還是亞馬遜的搜索都沒有能夠真正讓對方緊張。
谷歌雖然電子化了大量的圖書,但在銷售電子書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亞馬遜在2007年推出的 Amazon Kindle 很快就成為了流行的電子書閱讀器,同時也極大的帶動了亞馬遜的電子書銷售。但是亞馬遜的 A9 搜索引擎也僅僅為亞馬遜自己的服務提供搜索的基礎服務, 谷歌仍然是搜索領域的絕對統治者。
導火索:Kindle Fire
Kindle Fire 可以說是點燃谷歌和亞馬遜大戰的導火索。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聯邦快遞和UPS獲得牌照的法律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國內快遞不必驚慌。并且,即使聯邦快遞和UPS等國際快遞獲得運營牌照,但其國內網絡的覆蓋面還遠遠不夠,目前只是布局到幾個一線城市,要布局到三四線城市可能還需要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與亞馬遜對決 輸贏決定誰將接管互聯網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