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訊】(記者 丁弋弋)關于上海醫藥(601607.SH,02607.HK)財務造假以及被中國證監會、香港聯交所調查的傳聞,正如蝗蟲侵襲一般迅速遮蔽了資本市場。
5月23日,有上海醫藥內部高管對外爆料稱:“公司最近兩次收購存在嚴重財務造假,并已被證監會和香港聯交所調查,可能是下一個博士蛙(01698.HK)。”
3月16日,香港上市公司博士蛙爆出因財務造假致德勤辭任審計業務的丑聞,其股價因此大幅下跌超過40%,公司于當天下午開市后停牌,至今仍未復牌。
有關上海醫藥被主管部門調查的消息一出,它在A股的交易價頓挫9.97%至10.75元。按A股和H股的流通股本來計,一日即蒸發了22億港元和12.74億元人民幣的市值。此時離上藥H股發行剛剛一年零3天。
“舉報門”牽出上海醫藥內斗 造假傳聞引來陸港證監會關注
據稱,上海醫藥高管一行人已為此專程飛赴新加坡救火,就上海醫藥問題和主要投資者淡馬錫進行溝通。淡馬錫目前持有上藥H股共1.24億股,占H股總量約16.2%。若以5月23日收市價計算,淡馬錫賬面虧損至少在14.5億港元以上。
上述高管透露,上藥目前正被證監會及香港聯交所調查。
虛增的利潤
上海醫藥被調查的直接導火索,是上藥登陸H股后發起的“兩大并購案”:今年2月上旬,上藥收購常州康麗制藥有限公司;今年3月,上藥收購新先鋒商標、專利等無形資產。
“證監會和聯交所對于康麗制藥收購的調查從今年5月9日一直持續到17日,目前第一輪提問調查結束,還沒完全結案。而這中間,證監會和聯交所對新先鋒的案子也正式展開調查。事實上,調查工作從4月下旬已陸續開始。”他說。
2010年5月20日,老牌國企上海醫藥成功登陸H股,募得資金超過16億元,為上藥長遠發展提供了及時的資金,也鞏固了自己與中國醫藥集團、華潤制藥“三分天下”的格局。在當時登陸H股的利好帶動下,不少人還記得時任上海醫藥董事長的呂明方在業績說明會上曾提出“集團2011年歸屬于公司股權持有者的合并盈利將不低于21億元”的業績承諾。
而兌現高盈利承諾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調整原為上藥集團旗下子公司的上海新先鋒華康藥業有限公司(簡稱“新先鋒”)和上海新亞藥業有限公司(簡稱“新亞”)兩大抗生素業務的架構設置。但上藥內部的業務重組整合適逢國家相關部門對抗生素濫用進行整治,新亞要達到1億元的目標有些困難,于是就參照證監會針對重大資產重組的一個要求——“涉及重大資產重組,注入方在注入資產時需要對利潤進行承諾,如果沒有達到需要用現金補足”。也就是說,上藥“悄悄”地以現金補足的方式將新亞的利潤“拉”到了1億元。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站在谷歌的角度,無論是裁員還是壓縮產品線,這都不是它所關注的。谷歌所關注的,不過是通過收購摩托羅拉移動,讓自己與微軟、蘋果在專利上有叫板的籌碼。 谷歌正全力以赴地為摩托羅拉移動輸入新血液,使得后者的血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舉報門”牽出上海醫藥內斗 造假傳聞引來陸港證監會關注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