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外媒體今日發表文章稱,作為Facebook挑戰者,Google+上市之初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但在過去的一年中,谷歌做出了一些愚蠢的決定,讓Google+失去了最初的優勢。
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對于Google+,谷歌今日在官方博客中:“在線共享還是顯得很笨拙,甚至會崩潰,我們將解決該問題。”在推出一年之后,Google+現在需要修復。
Google+的表現似乎還不錯:目前用戶數量超過1.7億;與Facebook相比,用戶體驗更簡潔;Google+的一些功能也不錯,例如創建一個即興的視頻聊天。
但Google+不是Facebook殺手。谷歌推出Google+時,Facebook擁有約7億用戶,如今已增至9億多。這意味著在過去的一年中,Facebook新增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Google+用戶總量。更糟糕的是,Google+已經成為一座空城:comScore今年2月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1月用戶平均停留在Google+上的時間為3.3分鐘,而Facebook是7個小時。后來,comScore不再對此進行跟蹤。但另一家調研公司RJ Metrics數據顯示,Google+活躍用戶每個發帖之間平均相隔12天。在訪問過Google+的網民中,30%從未返回。
當然,仍有不少粉絲正對Google+樂此不疲,他們堅持認為,Google+是一個活躍社區。這種說法也沒錯,對于特定用戶群,Google+確實是Facebook的替代品,他們甚至整天都呆在上面,但這畢竟是少數人群。
Google+本可避免這一切的發生。上市之初,Google+確實表現不錯。一兩個星期后,甚至有用戶表示,他們已經放棄了Facebook。但隨后,谷歌卻通過一些愚蠢的行為葬送了Google+。例如,不允許使用化名,允許新聞機構在該平臺上發布內容等。更糟糕的是,還禁止商家在Google+上建立品牌頁面。
這一系列行動都破壞了Google+獨一無二的賣點:作為更專業版的Facebook。換言之,就是Facebook和Twitter的交叉。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Google+必須要擁有讓Twitter變得有趣的所有元素,包括虛假帳戶。
Google+抵制化名、新聞和品牌也是可以理解的,主要想為用戶營造一種清新的氛圍。但這是一個錯誤,試圖將潛在的傷害降低到最低,這讓Google+變得很乏味。將商家隔離于Google+之外如此之久,疏遠了那些最初對Google+營銷潛力感到興奮的人們。
正如人們所預期,谷歌如今正在瘋狂地將Google+整合到機交互每一款谷歌產品中,試圖吸引更多用戶。社交媒體營銷公司Involver營銷副總裁羅蘭德·斯瑪特(Roland Smart)認為,這并不是一種恰當的方式。
谷歌當前的情況與微軟當初有些類似。1994年,微軟對Netscape的第一款Web瀏覽器感到措手不及。10年之后,谷歌的業務也受到了Facebook沖擊。但微軟反映迅速,1995年就推出了IE瀏覽器,并捆綁到Windows系統中。相比之下,谷歌在5年之后才對Facebook的威脅采取行動。
本來就已經遲到,谷歌現在又將Google+最初的希望葬送。如今,Facebook笑到了最后。至于谷歌,不是修復在線共享問題,而是又增加了沒有必要的復雜性。在上市一年后,Google+不但沒“加”,反而在“減”。
推薦閱讀
周四美股低開,截至發稿時三大股指下跌均超過0.6%。中概股受累早盤普跌,僅有12只個股有一定漲幅,其余均出現下跌,其中10只個股跌幅超3%,正保遠程教育大跌16.23%。 6月28日消息,周四美股低開,截至發稿時三大股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禁止商家建品牌頁面是愚蠢決定 葬送Google+優勢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