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總裁雷軍與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因為智能手機爭鋒相對,上演罵戰,這場“小3大戰”的口水戰已經持續了一個月,看來似乎仍將繼續。
近年來,互聯網口水戰愈演愈烈。這幾天,在網上流傳甚廣的視頻《口水戰——舌尖上的中國互聯網》,對此做了一個盤點,其中不乏幾場聲勢浩大的經典戰役。口水戰的作用和陣地都在不斷升級,催化沖突。
瑞星VS金山
剛開始時,口水戰只是利益沖突時,不甘沉默的一方較為自然的反映。
2002年,金山發動“藍色安全革命”的市場活動,以50元的超低價格推出金山毒霸,在50天內銷售了50萬套金山毒霸。同期瑞星銷量大減,但依舊保持“高價高質”定位,沒有跟進價格戰。在此期間,瑞星高層在媒體上公開發表對金山的攻擊言論,諸如金山已經對市場絕望,低階銷售是在放手甩貨等等。為此,金山將瑞星告上法院,索賠100萬元。雖然判決結果是瑞星敗訴,但10萬元的索賠被駁回。然而,瑞星轉身就口頭宣稱,將以“不正當競爭”為名狀告金山,要價1000萬。
業內人士評論稱:“無論100萬元還是1000萬元,廠商都沒奢望過真能成功到手,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炒作’。”不以勝訴獲賠為目的的訴訟,淪為口水戰的另一種形式。
當時,交戰雙方你來我往,多以公共媒體為平臺,受時間差和媒體形象定位的影響,火藥味還不濃厚。
騰訊VS奇虎360
做安全軟件的奇虎360和做即時通訊的騰訊,本應是井水不犯河水,但2010年,兩家公司相互指責之外,產品還互不兼容,給用戶帶來了性質惡劣的影響,最后演變為一場互聯網全民運動。在工信部的介入下,兩家才暫時休戰,轉戰法律途徑。
這場影響廣泛的口水戰距現在時隔不久,多數網民仍記憶猶新。靠著這場口水戰,“出格”的360通過挑戰行業老大,360迅速出位,躋身一線互聯網公司之列。
這場戰役開始時,360其實是被動應戰,因為“扣扣保鏢”而被騰訊視為眼中釘,直到騰訊做出“艱難決定”,發文“逼迫”用戶“二選一”才險勝一籌。互聯網平臺上的戰爭影響,成為互聯網產品制造影響力,網羅用戶的重大助力。
奇虎360VS小米
這場口水戰的根源在周鴻祎跟雷軍都看中了智能手機市場。周鴻祎在微博上“控訴”的小米CEO雷軍三宗罪——欺騙消費者硬件不賺錢,質量差卻栽贓給360,控制水軍進行營銷活動。對此雷軍以及小米成員一一回應,十分被動。
這場口水戰是周鴻祎在自身推出手機時,主動發起的營銷之戰,使360特供手機未賣先熱,完全把握了主動權。而周鴻祎和雷軍作為微博達人,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微博作為主戰地,營造了一種面對面大將交鋒的激烈場面,并且一天幾次高潮迭起。
口水戰的運用,經過多年的發展,顯然進入了另一個層次。但產品,始終是互企業的立身之本。這周360特供機將正式推出,不知,這場營銷之戰的續曲,能不能同樣精彩。
推薦閱讀
B2B行業中層向鳳凰科技透露,敦煌網B2B業務與阿里巴巴、慧聰網不同,其主要以一千美元左右的小額外貿訂單為主。對此消息,敦煌網高級運營總監王麗杰表示,敦煌網目前訂單額度大多為幾百美金,為提高公司銷售額,其目>>>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8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