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驕陽下,影視圈格外熱鬧。
只不過,從明星到投資人,從票房到股價,似乎所有的華麗與輝煌都近在眼前,卻又無法捉摸。
從華誼兄弟A股上市算起,中國的影視傳媒企業與資本市場結合已經超過3年。整個行業都在尋找各種方法對抗天生的波動性,以適應資本市場的要求。但目前為止,一切都還在如履薄冰地探索中。市場環境卻一年比一年更嚴峻。
熱戀1000天,影視行業與資本市場,仍是一對“親密敵人”。
衣香鬢影,星光熠熠。每年6月,上海電視節、上海國際電影節接踵而至,這個中國電影的發源地,成為明星最為集中的地區。有多集中?“在外灘跑步都能遇到梁朝偉”!
仔細瞧瞧,如今穿梭于各個場子的,早就不僅僅是明星和娛樂記者。在各大發布會和論壇的簽到名單上,越來越多的財經媒體閃現其中。還有很多自費參加的不速之客,他們來自于各大券商、基金和其他投資機構。娛樂企業扎堆登陸資本市場,對投資界人士來說,現在是最好的“抓包”時間。
電視節某論壇間隙,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就被分析師團團圍住,問題犀利:即將上映的新片《四大名捕》票房能有多少。
好一個讓王長田為難的問題。作為上市公司董事長,他怎么說都不合適。
“永遠別想預測一部片子的盈利情況。不可能準確。”上影集團總裁任仲倫在與記者閑聊時這樣說。
唐人電影制作有限公司總裁蔡藝儂更直截了當:“如果我明確告訴你我一個片子能賺多少錢,那就是在忽悠你。”
天生的波動曲線
觀眾是一個易于波動的、廣大而充滿活力的流體。
——維克多·雨果
“這一行的特點就在于,不管企業用什么樣先進成熟的管理架構、拍攝方法,每部作品都實際上是一項未經測試的新產品,直接面對終端用戶——觀眾。”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這樣描述他眼中的影視行業。
而“觀眾是一個易于波動的、廣大而充滿活力的流體”,每個新產品是否都能夠被市場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是完全未知的。
這就是影視行業的天然風險所在。
壓力大 融資需求更兇猛
回首去年的電影市場,大片幾乎全軍覆沒。
《戰國》、《關云長》、《武俠》、《新少林寺》、《雪花密扇》,票房普遍不如預期,制片方全線虧損。行業龍頭華誼兄弟2011年電影業務收入同比下降67%,毛利率同比下降15.4%。
今年上半年情況如何? 上一頁1 234567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網上曬孩子照片容易被居心不良者利用,并鏈接了四川省成都市一位母親因為在微博上曬了一張兒子的獲獎照,結果讓歹徒查出孩子的班級信息等,從而將孩子騙走綁架索要10萬元的相關報道,立即引來網友大量轉發和討論。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8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