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零售大蛋糕上搏命的電商企業(yè),遭遇當頭棒喝。
6月19日晚,中央電視臺二套《消費主張》欄目,對國內電商企業(yè)當當網出售假冒卡西歐手表一事進行曝光。2011年6月,當當網也曾因品牌授權問題,陷入到非法銷售卡西歐手表的漩渦中。
6月20日,當當網高級公關總監(jiān)郭鶴回應稱,“公司已經成立稽查小組,由各部門副總裁牽頭,馬上對所有涉及商品進行全面稽查。為了保證消費者利益,已將所有貨品下架處理。在結果未查明之前,對此事不便發(fā)表更多評論;但為保障消費者利益,如果有消費者有退貨要求,當當支持全額退款。”
當當網出售“假貨”事件,僅撕開了電商行業(yè)“假貨”問題的一道小口子。行業(yè)觀察人士、國藥控股電子商務項目經理魯振旺稱,“當當網并非特例,電商企業(yè)銷售假貨,是個行業(yè)普遍現(xiàn)象,已經存在多年。假貨問題不斷的原因是,電商行業(yè)缺少必要的監(jiān)管和法律約束”。
“竄貨”卡西歐
當當網遭遇的“假貨”,并非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假貨。
魯振旺表示,電商行業(yè)內存在的“假貨”有三種情況,一種是竄貨,一種是所謂的“水貨”,一種是通常意義上理解的假貨。大型綜合電商企業(yè)貨源中,假貨一般很少,但是,竄貨和水貨都會有一定的比例。
所謂的竄貨,是指品牌廠商銷售網絡中的公司分支機構或中間商,受利益驅動,把所經銷的產品跨區(qū)域或者打破廠商定價原則銷售,而造成品牌廠商市場價格混亂,從而嚴重影響品牌廠商聲譽的營銷現(xiàn)象。
當當網內部采銷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被媒體質疑的卡西歐手表貨源,正是通過所謂的竄貨手段得到的。竄貨并不表示貨物是假的,而是這種采購行為觸動了廠家對市場秩序的控制以及定價權的控制,所以,這種貨源得不到廠家的認可。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2011年10月拉手網曾向SEC提交申請,計劃以每股13美元~15美元價格在納斯達克發(fā)行540萬股ADS(美國存托股),籌集最多1億美元。2011年11月,該公司因企業(yè)發(fā)展問題暫停了IPO計劃。如今,IP>>>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當當網深陷“售假”漩渦 揭開電商假貨之謎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