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疑似京東商城與供應商關于“供貨商須保證京東商城20%的毛利,且毛利總額不低于100萬元;供貨商還須向京東繳納20萬品牌服務費”的協議內容曝光后,迅速引起了很多京東供應商的強烈反應,不少供應商表示,如果京東堅持這樣的不合理條款,已經做好轉投到當當網、新蛋網、1號店等其他平臺進行經營的準備。
而就在此時,有供應商站出來詳細羅列了京東商城提出的4項霸王條款來限制和約束供應商:包括“最低進貨價”“京東商城向供應商要求保底返利”“京東商城向供應商收取進場費”“京東商城還向供應商收取廣告費用”等等。許多供應商對這些條款怨聲載道。這便讓人聯想到去年淘寶商城(天貓)對入駐商家提價引起的出逃大潮。有業內人士指出:“入駐商家對于壟斷性平臺的依賴性,首先助長了平臺的強勢,同時也對自身的發展造成瓶頸。”
確如供應商們所擔心的,雖然京東商城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數碼家電類網購商城,但近半年來與當當網方面幾次正面的價格戰交手都沒有嘗到甜頭。迫于資金鏈問題,京東商城很有可能從供應商角度去施壓,同時打壓當當網等競爭對手。昨日,當當網方面也發表聲明稱“某大型數碼家電網購商城對同時向當當網供貨的供應商要求:如發現某商品在當當網售價低于該網購商城,將停止給該供應商的所有結款。”實則暗指京東商城。當當網總裁李國慶也在微博中數次強調增加數碼3C在當當網占比,并且賠本也買,并多次質疑京東是否打不起價格戰了,也未得到任何回應。
有些供應商表示,僅半年以來類似當當網、新蛋等大型百貨數碼家電類網購商城的發展速度異常迅猛,其中京東死對頭當當網,通過與其數次價格戰,及公司給的資源傾斜,市場份額也得到了較大提升。而且在對供應商的利潤要求和收取費用方面并沒有如此苛刻。放棄京東并不代表沒有退路。
大量的事實證明,隨著電商投資風潮的漸漸冷卻,京東商城也正處于資金鏈日益趨緊的境地,并且當下在外無力還擊當當網等百貨數碼家電類價格戰,在內內遭受供應商群起逼宮。內憂外患的劉強東,將如何揭開這一難題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為何在電商寒冬下,屢次被傳資金緊張的京東,為何依然要進行賠錢賺吆喝的買賣?就在上個月京東商城在香港舉行IPO推介會,市場分析認為,京東需要有更漂亮的銷售額來推動其IPO進程,大規模促銷無疑是吸引用戶和提升銷>>>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