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于京東商城IPO的消息再度甚囂塵上,種種傳言引發各方關注。
繼京東CEO劉強東、CFO陳生強等在香港舉行分析師會議后,近日,又有消息稱CCTV前財經主播、美銀美林投資銀行部董事蕢鶯春正式加盟京東商城任副總裁,為其IPO加碼、提速。
多重造勢,京東謀上市
5月30日,京東商城管理團隊在香港舉行了分析師會議。據悉,京東商城CEO劉強東、CFO陳生強均出席該會議,高盛、美林、JP摩根,UBS和中金國際等券商到場。在這場長達3個小時的介紹中,京東首次對外公開財報引發業內關注。有分析師認為,如一切進展順利,京東將最快在6月提交SEC文件,而今年9月將進行IPO。
此次分析師會議上,京東商城稱2012年預計其營收為450億元,2013年預計收入為700億元,2015年收入預計為1900-2200億元。而在2011年度自主銷售為主的B2C市場上,京東商城自稱其去年市場份額為36.8%,預計到今年,將占據中國自主式B2C電子商務行業的半壁江山。而艾瑞統計顯示,2011年中國B2C購物市場份額(含平臺式B2C)排名中,天貓占53.3%,京東為17.2%,蘇寧易購為3.3%,分列前三位。有投行人士稱京東如此造勢,只為上市為拼估值。據了解,京東上市的主要分歧之一在于估值,京東理想的上市估值在100-120億美元,而券商給出的估值在60億美元。
目前京東商城上市的消息似乎日漸明朗,隨著美銀美林前董事蕢鶯春加盟京東,顯示京東正在加快推進上市進程。而就在6月1日,京東宣布該日為店慶月第一天,投入10億元促銷禮券讓利用戶,全場商品零利潤“裸價”銷售三天。暑期將近,京東商城又稱將投入5億元,以拉動大家電的銷售。
投行分析師認為京東這些促銷舉動,也都與為提高市占率、籌備上市造勢密不可分。
三座“大山”壓力,京東唯有上IPO
今年年初時,京東CEO劉強東曾多次對外表示“2013年之前不討論盈利與上市”,且前有唯品會“流血上市”,后有Facebook上市后一路破發,為何現在又有種種跡象顯示京東急于提前上市?
此次京東在香港舉行分析師會議,令B2C“燒錢說”再次風生水起。分析師認為,是擴張缺錢、風投施壓、對手壓力這三大因素在倒逼京東IPO,京東或許已到了唯有IPO“華山”這一條路了。
中國B2C電商常采用“賠本賺吆喝”的發展路徑,前期很大程度上不以贏利為目的而以IPO為目的,因此持續依靠資本驅動的價格戰來換取最大的流量和銷售。然而持續“燒錢”,卻讓京東糧草一路告急。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目前視頻網站發展自制欄目的目標并不在于盈利,更多是為了品牌推廣。其中很多劇目或節目有很強的品牌印跡,再通過轉銷電視臺播放,使電視臺也成為很好的推廣渠道。不過,目前自制欄目在視頻網站節目中所占比例較低,>>>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50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