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由國家工商總局牽頭發起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監管條例》的立法工作全面啟動,并已列入國務院“二類立法”計劃。這意味著我國首次電子商務監管立法已全面啟動。
據悉,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作為國內唯一的第三方專業電子商務研究機構,受國家工商總局委托,全程參與此次《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監管條例》立法調研與起草工作,并由中心主任曹磊研究員受邀出任立法起草小組副組長。
我國尚無全面的電商監管法律法規
據了解,雖然我國之前也出臺過相關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例如《電子簽名法》、《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關于促進網絡購物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等,但都是局部的,有些只是部委規章,缺乏可操作性與全面性,我國尚未出臺一部全面的電子商務監管法律法規。
而本次立法明確列入2012年度國務院“二類立法”計劃,涵蓋了電子商務市場中的C2C與B2C網絡零售、O2O網絡團購消費、移動電子商務、虛擬商品交易、B2B網絡貿易、大宗品電子交易、跨境電子商務(海外代購、小額外貿)等諸多細分領域,是我國目前針對電子商務交易監管層面的首次立法,其意義重大,不僅關系到廣大網絡消費者,而且涉及到網絡經營者、服務提供者、交易平臺等市場主體的切身利益。
記者獲悉,本次立法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網絡經營者的主體(如淘寶網店)準入與界定、網絡經營者是否征稅、虛擬商品交易規范、跨境網絡交易監管、平臺經營者監管、網絡促銷規范、網絡消費糾紛管轄權等方面。
電子商務發展背后暴露出諸多問題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2011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突破8000億大關達到8019億元,同比增長56%;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2.03億人,同比增長28.5%。
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滋生出一系列問題,監測數據顯示,2011全年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共接到全國網購用戶的電子商務投訴近10萬起,其中網絡購物投訴占比最大,為52%。網絡欺詐、虛擬商品交易糾紛、發貨遲緩、訂單取消、貨不對板、售后服務、快遞驗貨、網絡傳銷等成為電子商務用戶投訴的熱點。
此外,近期全國部分購物網站“消費返利”模式涉嫌網絡傳銷與非法集資,其中包括福建百分百商城、溫州百業聯盟、福建萬商網、金華萬家購物網、太平洋直購網等網站均屢屢曝光,據報道涉及資金上百億,數十萬人員牽扯其中。這充分暴露了在網絡購物與網絡傳銷結合產生“變種業態”下的監管空白,急需出臺相應的監管條例更好地規范。
針對此次立法的難度大、涉及面廣等特點,立法起草單位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開通了民意征集網絡通道(www.100ec.cn/zt/wllf/),各相關網站和網絡消費者可通過在線問卷填寫的形式反饋意見。
推薦閱讀
不過坊間關于騰訊將直接推出硬件的猜測一直沒有消失。今日就有媒體報道稱,騰訊將聯合一家并不廣為人知的廠商,推出售價在2000元之下的智能手機。甚至言之鑿鑿的稱,馬化騰與該廠商董事長曾經“進行了連續兩天的私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我國首次電子商務監管立法全面啟動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5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