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概念正經歷2012年以來最嚴重的冷遇。
根據數據提供商Ipreo的統計,截至美國東部時間6月10日,美國市場已整整三周沒有任何一家企業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即便在上周全球資本市場IPO募集的5.48億美元中,也鮮有互聯網企業的份額。
這是今年美國IPO市場沉寂時間最長的一次。自5月18日Facebook高調上市卻一路慘跌以來,互聯網概念企業和投資者之間的相互信任關系被逐漸打破。
“對目前以社交媒體和應用程序平臺等為主要業務的互聯網概念企業而言,它們應該從Facebook的例子中知道,短期內獲得公開市場的青睞而盡快融資簡直是癡人說夢。”移動專業技術服務提供商Mobiquity總裁和聯合創始人、沃頓商學院高級研究員Scott Snyder在第14屆AT&T數字安全峰會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Facebook上市前夕,市場曾一度樂觀地認為,包括互聯網在內的IT行業將有望成為拉動美國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
這對于大洋彼岸正在樂此不疲向該領域投入的中國投資者來說,更是一記重拳。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近日公開表示,今年以來中國互聯網企業在美國上市非常困難,公開市場短期內難有起色,對移動互聯網影響尤甚。
私募投資人、Acquity Group主席魯光明則認為,美國IPO市場目前對中國概念以及移動互聯網概念都避之唯恐不及,兩者效果疊加,今年內中國移動互聯網想要在美國IPO市場有所斬獲,十分困難。
Facebook后遺癥:市場不信任估值
市場似乎被Facebook傷得不輕,連帶著互聯網企業遭難,其中大部分是移動互聯網。
這一史上最大互聯網IPO帶來的消極后果很顯著。盡管Yelp、Zynga和LinkedIn等在上周股價一度轉暖,但和Facebook上市當天它們各自的股價相比,Yelp跌去了26.2%,Zynga跌27.3%,LinkedIn跌12.8%。
而在未來一周,也沒有任何企業有路演或IPO的日程計劃。
“歐美宏觀市場不景氣,最主要是這些企業的估值問題。”魯光明表示,“Facebook股價出現嚴重偏差,導致投資者對這批企業的估值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
按照38美元的發行價,超過1000億美元的市值和Facebook去年37億美元的收入形成了鮮明對比。即便按照Facebook最近的股價,其市盈率仍然在70倍以上。而谷歌目前的市盈率約為18倍,Facebook仍有更多的泡沫。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中國B2C電商的常規邏輯是以自身虧損為代價,借助資本做大營收規模,以“營收的增速及規模”替代“利潤的增長”,然后謀求海外上市,并在上市前夕開始嘗試提升毛利率。麥考林最近幾個季度開始減少促銷活動及廣告投放,>>>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50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