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佬2011年蜂擁移動互聯網,熱潮至今天未減。特別是過去一周,被媒體稱為“移動互聯網新聞周”,新聞不斷。
6月7日,小米手機獲DST領街投資,這家創業不到兩年的公司被估值40億美元;6月6日阿里云宣布與海爾合作,海爾生產阿里云操作系統的手機;同一天,盛大Bamboo手機揭開神秘面紗。
此前幾天,李彥宏在張家界總結了百度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經驗得失,并隨后召集眾電信運營商、硬件廠商、專家和分析師,于內部會議論道移動互聯網。另外一邊,周鴻祎也不甘落后,撰文稱只有三種手機廠商可以生存。
如此熱鬧與喧囂的移動互聯網,所有互聯網大佬都已經意識到,未來手機會成為用戶上網的第一入口。
換言之,未來是“Internet in Mobile”時代,“Internet in PC”已成過去。
這就使“Internet Inside”成為了所有大佬的唯一目的。就像PC產業的“Wintel”(微軟操作系統與英特爾CPU組成的個人計算機)時代,誰實現了“Intel Inside”,誰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王者。
李彥宏邏輯
進入移動互聯網已一年,李彥宏正試圖厘清百度移動互聯的道路。這可以概括為兩方面,一是“Baidu inside Mobile”;另一即在互聯網應用與服務方面突擊。
在前者領域,百度與手機硬件廠商合作,推出嵌入百度易平臺的手機。第一個攜手方是戴爾,2011年12月搭載百度易平臺的戴爾手機正式上線,百度智能搜索框、百度輸入法、特色百度應用、百度云服務及百度“本地服務”同時嵌入。今年5月15日,百度與長虹推出第二款智能手機,售價僅900元。
但百度還有掌上百度、百度地圖、百度音樂、百度壁紙、百度魔圖、百度文庫、百度新聞等超過20余款移動產品。作為百度的第二條道路,這些移動產品既在蘋果iOS平臺推廣、也在安卓平臺上推廣,事實上早在Web時代,百度就開始在手機平臺上推百度搜索、百度地圖。
一年鏖戰,百度來自移動互聯網流量迅速增長。但李彥宏在百度聯盟大會上指出:移動互聯網上需要新模式,流量模式無法復制。流量模式,正是百度在PC互聯網時代的王道。
“智能手機屏幕更小,廣告展示受局限。”李彥宏進一步解釋,“移動互聯網占用碎片時間,不僅廣告受影響,其他商業模式如電子商務、游戲也會受到挑戰。”廣告、電子商務、游戲正是PC互聯網時代的主流商業模式。
“手機優勢是可精確定義用戶的時間、地點和愛好,這為PC互聯網很難定義,但目前移動應用還沒有很好發揮上述優勢。”李彥宏指出,發揮上述優勢的方法是與本地商家、服務結合,使移動互聯網成為用戶與本地商家間的橋梁,但問題卻是面向本地商家教育成本極高,短期內很難實現。
5G創始人,互聯網分析師洪波對此認同,并認為正大熱的“O2O”是使目前“試驗”變成現實的方式之一。閃聚創始人劉興亮則指出,目前移動互聯網用戶數、流量已與PC互聯網平分秋色,但“流量貨幣化”一直是個問題。
而百度在PC時代的優勢即流量變現。為此,李彥宏確認了百度移動互聯新路徑,即為伙伴打造更全面的變現平臺,將移動網站和Web APP中的應用和互動流量、社交流量進行變現。
在這一邏輯指引下,百度決定打造“硬件終端廠商+App應用提供商”聯盟,而不止局限于過去的百度聯盟。據百度聯盟發展部總經理馬國林透露:2012年,百度聯盟分成將繼續保持高增長,預計超過20億元,而截至目前,百度分成已超過50億元。
“硬件零利潤”
互聯網大佬們的撞機,另一關健詞是“性價比”。去年底,雷軍推出小米手機,當時市場上3000元至4000元的配置,售價僅1999元。小米手機定義了智能手機的價格,互聯網大佬撞機價格均控制在2000元內。
5月18日,360與華為宣布推出首款360特供機——華為閃耀,雙卡雙待,配備4.3英寸QHD防劃痕高清大屏;雙核1GHZ處理器;1G內存、4G存儲內存。價格為1499元。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消費者吳小姐說:“太假了,真的太假了,假的特別厲害。”,北京的吳小姐在看了一則微博后,買了兩雙鞋,但是,等到貨品收到后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葉舟)微博營銷已經成為當下的熱詞>>>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5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