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成功讓互聯網巨頭們眼紅,今年互聯網巨頭們紛紛涉足手機市場。阿里、騰訊、百度、盛大、360、網易、新浪、人人等都不約而同的通過各自不同的方式嘗試進軍手機行業,似乎不做手機就不能算的上互聯網巨頭了;ヂ摼W企業進入手機市場傷了國際手機品牌,卻為國內手機品牌商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契機。
小米的出現 造就了國內手機市場新形式
從去年8月開始,小米手機就進入了消費者的視線,小米手機是幸運的,趕上了個好時代。2011年是android手機全面超越塞班,并拉開與蘋果用戶量差距的一年,在小米推出之前HTC、索愛、摩托等國際品牌的中端智能機受到國內消費者的青睞。但是在以超高性價比著稱的小米出現之后,這些國際品牌的關注度被迅速搶走,消費者時刻關注小米的動向,媒體輿論也不停的報道小米,一時間小米成了蘋果之外另一款最受關注的手機。
每次小米預售時的火爆場景都深深刺痛著互聯網巨頭們的心,今年互聯網巨頭們終于坐不穩,開始陸續放出將要推出手機產品的消息。互聯網是輕資產公司,小米手機的銷售也走輕資產銷售的電商方式,電商銷售通路使得小米節省了大量渠道成本,這讓小米手機的價格優勢更明顯。小米模式成功不僅為其他互聯網公司上了一課,也改變了國內手機市場的格局,為互聯網企業與國產手機品牌提供了一條新的發展之路。
互聯網做手機傷了國際品牌 救了名族品牌
互聯網做手機給民族品牌提供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機會,借助國內互聯網企業的號召力,國內手機品牌可以快速的推廣;ヂ摼W與國內手機品牌合作的目的不是為了通過推出幾款手機賺多少錢,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講,賣智能手機的目的無非是推自己的軟件、系統,從而去開發移動互聯網市場。品牌商與互聯網合作賣手機的目的最主要的還是打響手機品牌。國內聯想、華為、長虹、海爾、天語等手機廠商已經做手機多年,但是消費者對他們的認知都遠不如只做了一年手機的小米,大家都知道這些廠商在做手機,而且這些手機廠商的銷量也還可以,不過對于消費者來說,這些手機都停留在二流品牌的認知階段。手機品牌商需要借助與互聯網合作的機會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賺錢不是目的,品牌才是關鍵。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就目前而言,iOS平臺并未向中國用戶提供百度搜索引擎,而是象在美國市場上一樣將谷歌搜索引擎作為默認選擇。在集成百度搜索引擎以后,中國用戶仍可選擇使用哪個搜索引擎。目前還不清楚百度是否會成為中國市場上iPhon>>>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做手機:傷國際品牌 救國內品牌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5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