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蘇格)近年來IT從業人員頻頻猝死的現象,讓不少人開始審視IT行業整體的工作環境和從業人員的健康問題。各大媒體也剖析了IT從業人員的現狀。《數字商業時代》把中國IT人稱為“茫一代”,指出互聯網領域里“年輕化”的公司正日益多起來。35歲在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職場“生死線”,對許多IT人來說,35歲甚至意味著技術生涯的結束。
文章指出,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讓職場危機提前而至,在發達國家,焦慮、無措、迷茫等中年職場危機的表現通常發生在45~55歲,但是在中國卻提前了近10年。
這是“壓力山大”的一代人。嚴重透支身體,恨不能每周7*24小時地工作,在躋身上層、功成名就的路上狂奔。他們的不安全感、焦慮感從某種程度上遠遠超過了父輩。
隔行如隔山,外界并不以為然。2012中國IT領袖峰會上,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炮轟IT業賺錢掙錢太容易,把中國的平均購房年齡降低到二十多歲。此言一出,遭到眾多IT人的炮轟。
搜索引擎專家王克江指出IT行業現在存在的現狀:1、長時間熬夜2、勞動時間超過12小時 3、普遍工資3000-5000左右 4、單身大齡青年多 5、沒有任何社會關系 6、創業居多。
有媒體援引一位上市IT公司技術總監的話說,“(工作忙碌時)一方面精神非常緊張,另一方面又非常困,感覺腦袋里都是漿糊,只能靠咖啡、茶來保持清醒,餓了,就拿餅干、方便面充饑。偏偏,我們這幫人,由于總是加班、熬夜、飲食沒有規律,普遍都有胃病,咖啡、茶,對胃的刺激又很大,不喝吧,又犯困,真是自我折磨啊。”
長期加班、熬夜、久坐不動、面對電腦、心情緊張等各種不良因素導致IT從業者成為猝死、慢性疲勞、頸腰椎病、眼部疾病、心理問題等五大疾病的重災區。
2011年,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院在對92個過勞死案例進行分析后,發布報告指出,近年來“過勞死”發病率直線上升,其中以男性居多。IT行業“過勞死”年齡最低,平均只有37.9歲。
有專家建議有關部門應及時修改《職業病目錄》,擴大我國的職業病目錄,將當前多發的職業損害納入其中。
比如腰肌勞損、胃腸道疾病 、頸椎病、干眼癥、肩周炎、視網膜脫落、鼠標手(這種病主要表現為手部麻木、酸脹,嚴重的會無法入眠,甚至肌肉萎縮。以前手腕用力較頻繁的廚師、油漆工得該病的較多,現在隨著電腦普及,從事IT業的患者明顯增多) 等,都不在目錄中。
如此一來,如果某一疾病根本不在目錄中,則意味著因為工作原因患病的勞動者,病情再嚴重,甚至是已然“過勞死”,卻依然不能獲得工傷待遇。
推薦閱讀
支付寶選擇在陸家嘴買樓除了公司擴張的原因外,上海是金融中心,聚集眾多銀行、基金、保險公司的總部,而支付寶需要跟這些機構合作,例如與銀行就有很多渠道的合作。此外,未來在理財等產品上,也是支付寶發展空間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公司年輕化加快 IT業成猝死重災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