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公布的《新浪微博社區公約(試行)》、《新浪微博社區管理規定(試行)》、《新浪微博社區委員會制度(試行)》終于前日(28日)開始執行。昨日,新規執行后違規“第一案”公示處理結果,令人糾結的是,這個“第一案”從判定過程到結果都爭議多多。
舉報人、微博網友“鐵板燒魷魚”指稱另一網友“金融八卦女”發布的“央視對‘造謠者’果斷亮劍,趙普正式被央視革職”博文為“沒有相關實證報道”的不實信息,在未經“陪審團”投票的情況下,微博管理方迅速作出判定結果,處罰了被舉報人“金融八卦女”。但這個“第一案”似乎未能為新規立威,截至昨晚8時,1003名網友選擇“支持被舉報人”,而僅有227名網友“支持舉報人”。這令舉報人“鐵板燒魷魚”也感到委屈,并發微博訴苦遭到“大規模謾罵”,質疑實名舉報的必要性。
不是第一個舉報卻是第一個出結果
新浪微博的微博社區管理中心舉報處理大廳從5月28日起開放,任何微博用戶都可進入查看對所有違規行為的處理與判定結果。
其實,從技術上來講,舉報“第一案”應該是當晚受理的舉報標題為“這個小孩的信息是假的”一案,有舉報人指出被舉報方發的一條“愛心傳遞”求助消息中,當事人早已去世。但最早出爐判定結果的卻不是這一個,而是29日舉報標題為“沒有相關實證報道”一案。舉報人、微博網友“鐵板燒魷魚”指稱另一網友“金融八卦女”昨日中午11時34分發布的“央視對‘造謠者’果斷亮劍,趙普正式被央視革職”為“沒有相關實證報道”的不實信息。
截至昨晚,這條微博轉發超過2500次,評論超過500條,而《新浪微博社區管理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第十九條“不實信息處理流程”對舉報不實信息的受理條件之一是:被舉報內容直接轉發數超過100次。
“沒有相關實證報道”一案之所以超越“這個小孩的信息是假的”一案一舉成為結果公示“第一案”,原因在于前者并沒有經過被舉報人自辯階段,也沒有經過被戲稱為“陪審團”的社區委員會判定階段,而后者要等待3個小時的自辯時間與陳述結束后24小時的判定時間,最終把“第一案”頭銜拱手讓出。
被舉報人叫屈
獲逾千名網友支持
14時21分,微博管理員發布對被舉報人“金融八卦女”的處罰消息,表示:“經查此前有類似不實信息已被處理,故循例處理:對該用戶禁止發布、禁止被關注15天作為處罰。請大家文明使用微博。”然而,這一判定結果被一些網友所質疑,在該案例的卷宗頁面,截至昨晚8時,有1003人選擇“支持被舉報人”,而只有227人選擇“支持舉報人”。
被舉報人“金融八卦女”也為此叫屈,她轉發了處罰結果不滿道:“就這樣被舉報了????”并在回復里抱怨:“我這才吃了個中午飯回來就變成這樣了……我都沒時間應答。”而在她的微博主頁中,不少網友發表評論表示同情和支持。
該卷宗頁面顯示,被舉報人“金融八卦女”在“舉證期間無應答,自動放棄自辯”。
另一方,在卷宗被蓋上了“勝訴”印章的舉報人“鐵板燒魷魚”卻沒有享受到舉報成功的喜悅,他發布微博說:“我不介意成為新浪實名舉報制度的第一個試水者,但是如果每一次合理的舉報都會招來這樣的一片如此大規模的謾罵,明明是好的行為,卻給自己招來了如此惡果,對于舉報者,會是很大的一個打擊,還請新浪慎重處理你們新的實名舉報制度。”
新規要點
1
刪帖有了“陪審團”
新浪微博公開招募的5484名社區委員已開始履職,與新浪共同維護微博平臺的秩序。社區委員會由公開招募的微博用戶構成,分為判定用戶糾紛的普通委員會(5000名至10000名)和判定不實信息的專家委員會(1000名至1500名)。
2
三類違規詳界定
三類違規行為分別為發布危害信息(敏感信息、垃圾廣告、淫穢色情信息)、發布不實信息和用戶糾紛類違規(泄露他人隱私、人身攻擊、冒充他人、內容抄襲、騷擾他人)。后兩種違規昨日都出現了判定案例。
3
引入信用
積分制
只要在用戶微博主頁上點擊“他/她的資料”就可以查看對方的信用積分,正常信用積分為80分,上文提及的被舉報人“金融八卦女”就因為被判定發布不實信息而遭扣除了10分,信用等級由“正常”降為“中”。
站方有話說
網友別沖動判定有依據若已有前例無需陪審團
新快報記者 昨日下午聯系了新浪相關人士,對方解釋,“第一案”之所以不給被舉報人自辯機會和專家委員會判定,依據的是《規定》第十九條“不實信息處理流程”的“(四)受理之后”:1.若涉及信息明顯不實,由站方根據本規定直接處理,并建立卷宗公示結果;2.若涉及信息已有判例,循例處理,并建立卷宗公示結果;3.若涉及信息既非明顯不實,又無判例可循,進入專家委員會判定階段。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快錢CEO關國光指出:這個產業按照現在這個速度增長的話,起碼還有10年、15年的高速增長期……我們跟商業銀行的關系當中,我們自己不想變成一家銀行。如果變成商業銀行會跟所有銀行競爭,并且在同樣的監管下,無法完成>>>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