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吳澤)碎片化的信息,大量迸發,微博在此功不可沒。有人自說自話、有人傳播觀點、有人分享經驗、有人無中生有……細節,不經意間暴露了我們不曾意識到的泄漏。
據半月談網進行的一項3046人參與的在線調查顯示,七成網民曾遭遇過個人信息泄露,其中近五成網友表示曾多次遭遇此類情況。
調查稱,51%網友認為銀行、保險公司、商場等商業單位是民眾認為最有可能泄露個人信息的機構;34%的受訪者認為當前不少網站在用戶注冊、參與線下活動時要求用戶提供的個人信息也被認為是可能造成個人信息泄露的重要途徑。
除了被動泄漏,38%的受訪者日常并不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在網站需要提供個人信息時不清楚信息收集的目的,公眾對個人信息安全的認知和重視程度還有待加強。
長期關注網絡社會問題的中國傳媒大學詹騫老師認為,網上個人信息頻頻被泄露的根源,一方面是由于公民個人的信息保護意識和能力還不夠強,另一方面在于技術和商業利益裹挾在一起,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技術手段盜取用戶的個人信息,背后是商業利益的驅使。
此外,人們在享受互聯網便捷性的過程中,也不知不覺地將個人信息和隱私交換出去,如通過微博和交際網站曬個人的生活細節等,都存在信息泄露的隱患。
推薦閱讀
比價網站通過抓取各購物網站的產品及價格信息,讓消費者在購物前貨比三家,或令長期處于競爭劣勢的中小網商迎來發展的轉機。 高企不下的營銷費用、價格戰下的燒錢速度、清淡的流量和收入市場上大多數中小網商,都面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