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由于屢屢受挫,在中國大陸的競爭力漸漸衰退,不得已做出了退出中國的決定,而后國內搜索市場曾一度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而市場第二、三名的爭奪也一直處于白熱化的態勢,成為最大的看點。有數據指出,2012年一季度,百度占據78.5%市場份額,而搜搜僅占1.4%,排在谷歌和搜狗之后,未能進入前三名。
讓我們回顧一下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和騰訊搜搜退出PC搜索領域
1、谷歌退出中國市場―本土化融合失敗
在2006年,百度以56.6%的市場占有率穩坐第一,而Google只能以32.8%屈居第二。但更讓Google大受打擊的是,Google的這32.8%的市場份額中的99%是由Google.com貢獻的。
對此不盡人意的狀況Google創始人Sergey Brin就指出:雖然Google.com和Google.cn在中國同時并存,但只有1%的中國用戶使用后者,這主要因為Google.cn的搜索結果在質量和數量上都無法同主搜索引擎相比。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Google在中國本土市場上主推的卻是Google.cn而非Google.com。
2007年,搜狗拼音和谷歌拼音之爭開始了,懷疑谷歌盜用了搜狗的詞庫,最后專業人士指出:可能谷歌輸入法的詞庫使用了一些公共詞庫以及大量人們的搜索詞匯組成的,因此數量較多,寫長句子的時候較為順手,兩者詞庫雖然相似,但是并非完全相同的,具體是否盜用詞庫,確實很難判斷。
2009年9月,谷歌遭遇又一次重大挫折,它于2005年從微軟(Microsoft Corp。)挖來負責中國業務的李開復離職,創辦自己的中國互聯網投資企業。同年,根據中國CNNIC的在2009年9月公布的統計數據,僅有可憐巴巴的12.7%的中國網民將Google作為搜索網站的第一選擇,比2008年大幅下降3.9%。而中國本土的百度被高達77.2%網民作為第一選擇。
2010年1月13日,谷歌宣布不再接受對其中國搜索引擎的審查,有可能撤出中國市場。
2010-3-23,Google高級副總裁大衛德魯蒙德在Google官方網站發布博文“新的中國策略(更新)”宣布,Google從即日起開始停止對Google.cn的網頁搜索、新聞搜索、圖片搜索的審查過濾,訪問Google.cn的用戶將會被自動重定向到Google.com.hk,在那里將提供沒有審查的簡體中文搜索服務。香港用戶的繁體中文搜索服務保持不變。中國大陸用戶將使用香港的服務器進行搜索,因此可能會出現訪問速度變慢或暫時無法訪問的情況。
這意味著Google的搜索服務從中國大陸轉移到了香港。
感受:谷歌的失敗不在于技能,而在于沒有在“搜索引擎本土化”方面下更多的功夫,想統一一片疆土不是什么難事,關鍵是要統一世界疆土,這就要在文化差異,語言差異、分詞差異等等方面多多努力了。
2、騰訊搜搜退出PC搜索領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谷歌退出中國以后,百度在搜索引擎市場一枝獨秀的同時,其他搜索廠商卻沒有停止追趕的步伐。根據易觀提供的最新數據:2012年一季度,百度占據78.5%市場份額,而搜搜僅占1.4%,排在谷歌和搜狗之后,未能進入前三名。
據騰訊在3月發布的2011年四季度財報,網絡廣告收入比上一季度下降0.4%,為5.984億元,只占四季度總收入的7.6%,可見這段時間搜搜的業績表現也平平,同時,國內搜索市場的格局也開始逐漸清晰,搜狗在國內搜索市場第二的位置將更加牢固,甚至有人認為百度沒有一流的客戶端產品,搜狗卻有輸入法、瀏覽器客戶端,搜狗搜索引擎跟端的配合,更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未來的市場將更為可觀。”
而“騰訊搜搜退出PC搜索領域”不同于谷歌退出中國市場,他不是本土化的問題,而是兩大競爭對手:百度和搜狗太強大。
推薦閱讀
視頻網站與社交平臺的“婚后生活”能否一帆風順,以及合作期間的不確定因素等,都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就市場而言,視頻網站和社交平臺的用戶覆蓋有很多交叉的部分,因此,有專業人士指出,“二者攜手之后想要產生‘>>>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2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