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報道】(記者 張樵)來自艾瑞的數據顯示,2011年第二季度,在中國B2C購物網站領域,淘寶商城仍然保持絕對領先優勢,占據整體市場份額的48.5%,與第一季度的46.9%相比,還略有增長,其規模相當于排名2~10位企業份額總和的近2倍。
10日,淘寶商城公布2012年度商家招商續簽及相關規則:技術服務年費從6000元提至3萬元到6萬元,商鋪的違約保證金數額則從1萬元漲至5萬元到15萬元不等。根據淘寶商城的計劃,這一新規則將從12月20日起實施。
對于淘寶商城出臺的新規則,中小賣家反應強烈。這一規則的出臺,成了一根導火索。
11日晚9點,2.5萬來自各地的淘寶小商家為了抗議淘寶商城提高技術服務費和保證金,如期打響反抗行動,對淘寶商城品牌商進行攻擊。近5萬人通過語音IM工具集結起來,有組織地對部分淘寶商城品牌商實施惡意操作,導致這些“淘寶大賣家”不得不停止營業。不只如此,通過大規模惡意點擊商家向淘寶商城付費的廣告位,迫使大商家的廣告資金出現透支。12日,大批淘寶商城“小賣家”甚至已開始“包圍”淘寶總部。
IT評論人士何璽對IT商業新聞網記者表示,淘寶的做法確實太激進了。1、收費最高成10倍這樣的漲,比房地產過之無不及,而起還是短期內漲價,這個是中小賣家無法接收的2、淘寶雖然是企業平臺,但是也有其社會化屬性,是眾多賣家成就了淘寶平臺,所以淘寶更好比是公共平臺。公共平臺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時候,比如漲價,應該征求意見或者進行類似聽證的程序,然后才發布相關的公告,這樣方式大家更容易接受一些。
淘寶作為一個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既是規則的制定者,又是規則的執行者。誰來約束淘寶呢?政府監管部門,還是用戶?何璽表示,這就是淘寶的公共屬性的問題,其實淘寶是需要考慮公眾利益的,所以用戶和政府都是淘寶的約束者,但是用戶是實際監督者,淘寶其實也要自律。“如昨天的網絡暴動,其實就是用戶的自我保護和對淘寶的監督”。但是光憑用戶這樣的自我保護是不夠的,因為用戶缺乏政策的支持,沒有合法的理由去要求平臺商改變規則。用戶現在要做的是希望通過網絡,利用輿論的力量,引起政府的重視,最后幫著解決一些問題。并盡早的想好出路,是繼續在淘寶開店,還是自建平臺,又或是轉做其他,都需要早作打算。其實,商戶即使獲得一些優惠或者補助,也根本改變不了實際問題。“資本市場就是這樣,有錢的是老大”。但遠離群眾者,最后必然被群眾所拋棄。“市場的事情讓市場去驅動,總有解決辦法,畢竟淘寶對中國電商確實是付出了很多”。
推薦閱讀
調查發現,在一些醫院、藥店附近,寫著碩大“收藥”兩字并留有一串電話的小廣告牌隨處可見,但隨著相關部門監管和打擊力度的加大,藥販子也“狡兔三窟”,越來越多地將收藥、售藥廣告發布到互聯網上,網絡儼然成為非>>>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