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購物比價,全在一淘”的廣告遍布了國內一線城市的公交車站、樓宇電梯間、地鐵……打破了以前在網上購物時,要打開多家網站才能比較價格的局面,也意味著購物比價搜索引擎的興起。一淘網、慢慢買、比購寶……眾多搜索引擎蜂涌而至,爭奪電子商務的“入口”。
比價搜索紅火
所謂購物比較搜索,是對大大小小的電子商務網站上,同一款產品進行各方面比較,從而便于消費者選擇。近年來,有道、慢慢買等網站正逐漸成熟,而一淘近期更是“強勢出擊”,用鋪天蓋地的廣告砸向了消費者。
“一淘網收錄了2000多家購物網站和600多家團購網站的購物信息。”一淘網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記者打開一淘網,搜索了HTC G7手機,一共顯示出了44個商家,打開某個商品后,信息最多的還是比價,包括推薦商城、價格走勢等。讓用戶感到方便的是,如果在列表中看中了某個商品,可以登錄淘寶或支付寶直接購買。不過,記者發現,出現在列表中的除了當當、新蛋等B2C網站的商品外,大多數都是淘寶網的商家。
隨后,記者再打開比價搜索引擎慢慢買和有道,發現大多數比價搜索引擎的搜索模式都基本相似,羅列出的信息也只有商品的價格、商品介紹等。
盈利還是未知數
雖然此前曾表示兩年內不考慮盈利,但一淘網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的贏利點將會在廣告方面。“對于知名度不是很高的網上零售商,可以以廣告合作的方式來宣傳自己,不僅增加了被用戶發現的機會,也有助于提高商戶的知名度。”一淘網人士告訴記者。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認為,除了廣告合作,還可以以競價排名的方式作為盈利點。“競價排名的基本特點是按點擊付費,用戶點擊數高的商戶可以付出相應的費用,而那些沒有被用戶點擊的,就不收取推廣費用。從另一方面說,也可以促使商家推出質量、價格、服務等各方面都受到用戶青睞的商品。”莫岱青說。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則認為,依靠廣告盈利只是比較搜索的最簡單目的,其背后更大的野心很可能是爭奪電子商務的“入口”,從而了解網民網購的行為,并影響其偏好和選擇。
推薦閱讀
普華永道中國業務部經理詹妮(JennyQZhan)說:“中國公司應該將重點放在內部控制和財務公開上。最重要的是,不是所有的中國企業都在投資項目中做到了很好的溝通和信息及時公開。在金融風暴的背景下,做到財務報表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