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消息,UC優視今日在北京發布自主研發內核的手機瀏覽器UC8,UC優視CEO俞永福就外界爭議的Web是否已死做出評論,他認為客戶端性的APP存在陷阱,只要互聯網存在,Web就會一直有存在的價值。
去年8月著名的《連線》雜志發表名為“Web已死 互聯網永生”的文章,文章認為Web已經走過了20個年頭。相比當年的流行,如今它已經開始衰落。這篇文章的背景是,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下,APP應用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用戶可能一天都在上網,卻不在網站上。
這一觀點引起了業內諸多爭議,俞永福指出,互聯網1994年是隨著瀏覽器的誕生而誕生的,在互聯網上最重要的部署就是html,“只要互聯網不死,Web就會永生,如果Web一死,互聯網也就死了”。
俞永福認為html雖然是簡單的語言,但是能夠產生強大的能力鏈接用戶,而某一個應用或客戶端軟件,只是用戶和服務商之間的鏈接,“更容易產生信息孤島”。
“客戶端型的APP明顯存在陷阱,如果僅僅做客戶端的App,卻放棄Web,則很難有巨大作為。”俞永福拿電子商務領域舉例,“電子商務領域應該對APP依賴很重,但是根據我的觀察,他們絕大部分的銷售和流量來自Web,因為對于用戶而言,瀏覽器頁面的操作顯然要比APP要簡單。”
有聲音認為目前Web還能存在的原因是,移動寬帶在速度上還存在問題,而當這個問題解決的時候,則會是另一番景象。“真的是這樣嗎?”俞永福繼續打比方,“我們生活在北京,北京修路速度很快,但堵車速度比修路速度要快更多。流量和速度依然是產業長遠追求的重要目標。”
對于未來手機瀏覽器的競爭,俞永福則認為關鍵在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上,他關于“手機瀏覽器到底在拼什么”思考的答案,則是“造車”二字。“瀏覽器快速幫助用戶達到目的地,瀏覽器就是車,在汽車行業沒有發動機能力在世界是排不上號的,必須有自己瀏覽器的發動機才能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推薦閱讀
Twitter近期以80億美元的估值展開了兩輪4億美元的融資,本次則是第二輪。第一輪融資由俄羅斯投資大亨尤里·米爾納(YuriMilner)和他的投資公司DST領投。第二輪則主要用于為現有的Twitter股東變現。 北京時間9月9日早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UC優視俞永福回應Web生死論 互聯網不死Web永生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