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一時的得失去評判互聯網行業中最具潛力的商業模式。”在泰鵬大廈一間名為“凌絕頂”的會議室里,開心網創始人兼CEO程炳皓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這個2010年還曾身處鎂光燈下的他,如今已沉寂半年之久。“微博控們”似乎遺忘了這個數字英雄。
他判斷,2011年算是互聯網發展的轉折年。如果說2001到2010年算是娛樂化的10年,今年開始則是一個分水嶺,未來10年是“實用化”的10年。而開心網正從娛樂化向實用化轉型。
但是,對于開心網來說,想要登臨中國SNS絕頂,“一覽眾山小”,可能已不像3年前那么容易了。
成長的煩惱
事實上,成立三年的開心網正在經歷成長的煩惱。
2008年,憑借病毒式傳播營銷和“好友買賣”、“偷菜”等幾款簡單卻能吸引白領的小游戲,開心網幾乎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躥紅中國互聯網,很快成了中國社交網的主流網站。
然而再想找到一款媲美“偷菜”的游戲幾乎很難了。隨著游戲熱度消退,人們對于開心網漸失興趣,一些人的注意力轉移到瀏覽轉帖,還有一部分人直接注銷了賬號。
“開心網就像‘曇花一現’,現在已經幾乎有大半年都不上開心網了,大家都泡在微博上。”北京白領Ace對本報記者說。
這樣的情形并非個案。Alexa數據顯示,從2010年年初的近1.2到現在的0.42,每日用戶量跌去約65%。曾經的SNS黑馬風光不再。
Alexa采用完全不可控的抽樣方式獲取網站用戶的訪問數據,或許略顯片面。不過在這大半年間,國內的SNS市場已經發生急速的變化:競爭對手人人網打著中國版Facbook的旗號搶先登陸紐交所,騰訊朋友推出開放平臺吸引一大批第三方開發者的加入,加上微博平臺的強勢夾擊,吸引了一大批此前黏在開心網的白領用戶。
“用戶在此平臺維系和擴展社交網絡,這是一個由外及內的過程。開心網通過游戲得到很大的增長量,但是在吸引用戶之后如何去激發用戶的社交行為,維系和擴展用戶的網上社交,開心網做得不夠好。”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如是評價。
接踵而至的還有品牌商對于廣告投放的猶疑。國內某快消品牌(中糧-金帝-藍標代理營銷)廣告代理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廣告客戶在開心網的撤單很厲害,基本都只是做日常維護。”據悉,該公司最高峰時的去年下半年曾在開心網投入100萬~200萬,但現在一分錢都不投了。
“本來客戶對社交媒體就沒有太多經驗,比較猶豫,加上網站流量減少,興趣就更淡了,現在我們主要向客戶推微博和人人網。”上述人士稱。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對于移動閱讀的未來,郭朝暉表示,第一,移動閱讀很有未來。其次,與應用方合作正是啟動移動閱讀市場未來很重要的一把鑰匙。低廉的硬件成本,好的質量,豐富的內容,以及很多的第三方應用,包括插件,這所有的加起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十字路口的開心網:程炳皓要“慢跑”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