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利芬:到了丁磊,我今天在微博上發了一個說這里面對話有這么幾位,請大家提問題,其實提到你丁磊最多的一個問題大家有這么幾個看法,你自己評述一下。說丁磊在互聯網第二個十年80%的心思來養豬,第一對互聯網下一個十年他自己發展后勁不利,第二自己對互聯網發展沒有什么信心,第三是活膩了,第四是養豬更賺錢。尤其是中國食品安全生態不太健康的情況下,養豬至少可以賣給互聯網大佬們,向房子無息貸款計劃一樣給他們員工發豬肉,你的銷售不成問題。
丁磊:我覺得每個人都在用各種方法去改變這個世界,15年前有了互聯網在中國的出現,想通過互聯網去改變每一個中國人去獲取資訊、交換資訊的方式。在三四年前我們認為如果能夠用自己的智慧去改造農村的種植業和養殖業,可以讓我們的城市可以變得更加美好,這件事情為什么不要去做呢。非要在這里把自己標榜的很高尚說,我是做互聯網,我養豬是什么,我覺得在不同行業里面沒有貴賤之分。
所以十年前的互聯網和三年前的養豬對我來說對網易來說都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是我們一個共同努力。
主持人王利芬:實際上網易這次給我們更大的亮點就是網易的公開課,在中國教育資源缺乏國家,你們做這樣的初衷我想問一下,網易的公開課。
丁磊:我們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讓知識傳播變得沒有國界,語言構建我們獲取知識的障礙,在公開課這個事情上我們做的是一個非常微乎其微的工作,我們就做了一個翻譯的工作。我們一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通過互聯網這個傳播的手段,讓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獲取這些世界名校的優秀的知識。所以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知識的獲取變得沒有國界,沒有時界,隨時隨地。
主持人王利芬:你們還會花多大規模在這方面走?
丁磊:資金方面沒有任何瓶頸,現在瓶頸就是翻譯人員瓶頸是我們一個制約,制約我們做大瓶頸就是翻譯。因為涉及到專業知識和不同語言。今年上半年主要在英文課程進行翻譯,下面我們逐漸加入了法語和日語方面翻譯,我們希望把世界上不同民族優秀的課程能夠翻譯成中文,分享給中國每一個希望獲得這些課程的這些人。
主持人王利芬:你養豬這么長時間是干買賣,不是個人愛好,到底掙錢沒有?
丁磊:我們預算實際上掙錢,既然是一種好的生產模式,如果不掙錢那肯定不會有一定的推廣價值,也不是一個好模式。我一直把我們養豬當一個實驗看待,也許很多人看到實驗在學校、科研院所,我做的是一個農業,養殖業一個實驗課程。我跟很多人說我們就是中國生豬養殖業一堂公開課,我們最后會把整個飼養過程公開給大家,讓大家一起來學習,因為這個市場非常大。每個中國人生活中離不開對豬肉的需要,這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事實。怎么能夠分享獲得優質安全的,而且價格合理的豬肉是我們今天農業生存面臨的一個挑戰。
主持人王利芬:現在豬肉漲價,你又搞對了。
丁磊:其實我覺得我三年前不認為會看到今天豬肉漲價的事情,我也認為今天豬肉漲價可能是一個短期的波動。但我們有一種信心想把一件事情變得更好,這是我當年創辦網易和三年前去養豬的共同點,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把一件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養豬做了2000年的事情,可以更上一層樓。希望有更多的人到這個農業生產中來,讓我們中國13億的人口在食品這個方面既能享受到安全,也能享受到高品質的食品。
主持人王利芬:夢想非常遠大,我作為一個普通讀者或者是網易受眾來說,我總覺得你多元化的步子還是搞得太大,從互聯網門戶到養豬,這中間的邏輯是什么?你中國2000年傳統產業食品可以選擇很多種,為什么是養豬呢?
丁磊:我不覺得這里有什么不對,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為什么你不評價一下很多自己的人在家里養貓養狗,為什么評價我養豬呢。
主持人王利芬:大家沒有做門戶互聯網,你做門戶互聯網取得成功,一般的路徑圖是和互聯網的相關產品。你在下一年主要讓你激動,讓你眼里閃光的地方是養豬,我們搞不懂,我得把問題問清楚了。
丁磊:民以食為天很重要,還有就是很多人太關注互聯網,其實互聯網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大家可能覺得我們獲得信息速度變得更快更多,然后讓我們的生活甚至變得更加的浮躁。我想在農業這方面我們可以做一個慢生活,優質的一個生產模式,可以把這個模式介紹給中國今天千千萬萬正在從事養豬或者養雞或者其他農業生產的這些單位去,讓他們知道我們有這種方式可以做的更加好,這是我們想做的。
主持人王利芬:我們表示非常的尊敬,因為你真的是非常認真的養豬的一個人。
丁磊:謝謝。
推薦閱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研究員錢華林今日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中國物聯網參與的企業很多,但并未制定標準,仍處于春秋戰國時代。 8月23日消息,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研究員錢華林今日接受騰訊科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丁磊:養豬目標是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