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上周末有部分環保激進分子在Facebook發表的暴力言論被屏蔽。但是Facebook在周一澄清說這些信息的屏蔽是由于反垃圾郵件過濾算法而導致的。有外國媒體周一就此事件進行了報道和分析,并指出Facebook正在嘗試在言論自由和引導積極信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以下為綜述節選:
在上個周末,有許多環保激進分子發現他們無法在Facebook頁面上發布他們組織活動的信息,他們開始懷疑是不是這家社交網站開始屏蔽用戶的激進言論了。但是Facebook在周一表示,這些環保激進分子發布活動信息受阻并非是由于人為的屏蔽,而關鍵在于Facebook反垃圾郵件的過濾算法。
這一過濾算法原本是用于清理Facebook中垃圾信息,但是顯然該算法也將環保激進分子的言論當做了垃圾信息。Facebook的發言人安德魯·諾耶斯(Andrew Noyes)周一向媒體表示這絕不是該公司的本意,他指出:“Facebook從來沒有——未來也不會——僅僅由于有用戶討論爭議性話題而終止用戶的賬號權限或者刪除相關言論信息。與此相反,我們希望Facebook能夠為這些用戶提供一個自由的討論空間,即便他們的觀點無法得到大眾的贊同,但是他們還是可以在這里開誠布公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Facebook向這些用戶保證會對這一問題進行修正,但是并沒有對反垃圾郵件的過濾算法進行更詳細的解釋,以防止惡意用戶借此漏洞來散播垃圾郵件以及危害整個系統。
“過多的言論自由”
盡管這一個案可以用技術故障來解釋,但是這或許也預示著未來Facebook即將面對更多的挑戰。與其他眾多的社交網站相比,Facebook開始成為了一個機遇的平臺,同時也逐漸成為了許多激進分子的演講臺,而后者對該公司而言并非是件好事。當作為一款大眾產品的Facebook幫助這些激進分子傳遞信息并推動社會變革時,它也同時在為自己樹立敵人。
由于Facebook開始逐漸成為抗議政府人士的平臺以及組織示威游行的集散地,已經有美國的議員游說人員指出,Facebook或許默許了“過多的自由言論”。
如何把握平衡
顯然Facebook正在試圖從言論自由和引導積極正面信息之間走鋼絲,并試圖找到一個平衡點,并借此來吸引到更多的用戶。因此這次Facebook突然對激進分子言論的屏蔽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有人甚至猜測Facebook的反垃圾郵件過濾算法或將有針對性地屏蔽一些激進分子的暴力言論。
雖說這僅僅是猜測而已。但是我們也看到了有不少網絡平臺與政府達成了妥協或者開始屏蔽用戶言論的先例——有些平臺的舉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另一些卻并不能讓人信服。當然我在這里并不是要點名批評任何一方,只是想表達我們的確應該開始對此展開一些思考了。
而最關鍵的一點是,我們需要意識到一些事物正在發生改變,Facebook或許將逐漸不能像以前那樣成為激進分子的樂園。或者至少只能在全球部分地區繼續作為一個開放式的論壇存在。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世界都在就社交網絡的自由問題展開討論和思考。盡管有人提到過限制社交網絡服務,但是這種建議目前已經沒有什么市場了。不過總的來說,外界對這次Facebook反垃圾郵件過濾器屏蔽了激進分子的暴力言論的事件應該無需大驚小怪。
推薦閱讀
肖金學認為,2011年對我國互聯網行業來說,是個相當特殊的年分,一場新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信息通信技術正處于更新換代的重大變革時期,云計算技術的不斷加快創新,實現了節能減排的低碳目標。 8月23日消息,中國電>>>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