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在發展過程中總有鼎盛的剎那,然而在過分之后,就會造成一種反向的發展。作為社交網站,過大的鋪面引起了反動的效用。在歐美,已經有很多青少年因為Facebook的社群推廣到了其父母一輩人而向其他社交網站轉移。Facebook需要新思路,社交網站不需要一枝獨秀。
過猶不及。
孔子的話伴隨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在今天仍有它的生命力。
所謂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世間萬物在發展過程中總有鼎盛的剎那,然而在過分之后,就會造成一種反向的發展。Facebook如日中天,扎克伯格以其傳奇的經歷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繼承比爾蓋茨的人。然而,作為社交網站,過大的鋪面引起了反動的效用。在歐美,已經有很多青少年因為Facebook的社群推廣到了其父母一輩人而向其他社交網站轉移。這一點同樣發生在我國的QQ中,很多年輕人因為或主動或被動加了父母家長的QQ號而不得不另外申請賬號或者干脆轉向了微博。
在綜合社交網站開始進入尷尬的時候,一些獨立網站或者垂直網站則在自己固有的小眾粉絲中漸漸發展壯大,如中國的豆瓣,日本的Mixi,臺灣的Wretch以及韓國的Cyworld等,都以其各自特色站穩了腳跟,在社交網絡總有了一席之地。
人,作為一種具有多面性的動物,本來就不會在所有人面前都是一個樣子,而日漸發展廣大的Facebook偏偏給了人這樣的機會,其結果,就是網站本身漸漸失去受眾。
女教師的尷尬
曾經有一位網上非常走紅的女孩,被稱為最辣的小學教師,在QQ空間里上傳了大量個人的生活照,化了流行妝,身穿吊帶、熱褲,由于容貌姣好,一時風靡,又有好事者人肉搜索,網絡暴力的結果就是身份曝光,并引起所在學校學生家長的抗議。但女孩身邊同事以及女孩班上的小朋友都可以證明,這位小學老師在工作中認真負責,平時上班也是穿著非常正式的職業裝,風姿颯爽,是位合格的好老師。而事實上,其在網上的裝束,如果走在白天的西單大街上也是非常正常的年輕女孩的裝扮,只是由于其生活和工作被強行摻和到了一起,現代女孩和小學老師的周圍環境被糅合在一起,便產生了尷尬的一幕。
而在Facebook上,有位美國博客作者亞當斯以一位美國女孩黛比(Debbie)為例,展示了同樣的尷尬。黛比在圣迭戈一家游泳館負責一群10歲大的小學員。而在洛杉磯,黛比有好朋友在一家同志酒吧工作,他們經常在Facebook上面分享工作時的狂歡照片。如果不是網絡,黛比在兩個圈子里完全隔絕,身份分明。但有了Facebook,黛比帶的一些小學員也入駐Facebook,還將黛比加為好友。
黛比偶爾會意識到這些學員可能會看到同志酒吧的狂歡照片,這令其非常不安。Facebook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于生活圈子的復雜,離線狀態下互不相干的人在線上被摻和起來。問題的本質是,在線創建的社交網絡與離線狀態下創建的社交網絡無法相提并論。通過這項研究,亞當斯總結出六個要點:第一,社交網絡正在發生根本性改變;第二,現實生活中的社交網絡;第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第四,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第五,身份是社交網絡的基石;第六,隱私對用戶控制他們的數據至關重要。
社交網站不止Facebook
就像大多數青少年在朋友聚會時不會希望父母在場一樣,人們在把Facebook這樣的網站當成朋友交流的工具時,往往并不希望其他圈子里的熟人參與其中,所謂“事無不可對人言”不過是年少氣盛的一句率性之言。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一些有自己特色,或者更加小眾一些的中小社交網站,有著共同特點和愛好的人們聚集在這些網站里,可以暢談自己的喜好和思想,這也是當初Facebook所以得以發揚光大的原因——同為大學生甚至最開始是同處于一所大學的年輕人們為了認識更多的同齡人,也為了更好的展示自己齊聚一堂,就像曾經的校園BBS的樣子。
在這一方面,在社交網絡發展之初一步沒趕上,快要步步趕不上的谷歌推出了自己的Google+,以單位聚集人群,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Facebook一樣的尷尬。當然,這也不是奇聞了,在我們國內的QQ空間里,早就有根據好友分類設置空間內容瀏覽權限的功能。
同時,一些小眾網站紛紛推出社交網絡功能,從而成為小眾社交網絡,以其特定的用戶群落達到一種私密的目的,為網民提供了又一心靈角落,這里,豆瓣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網站。
豆瓣網可以算一個知名網站,大多數年輕人甚至一些文藝中老年同志應該都有了解。豆瓣上的欄目不像開心網或者人人網應用繁多,只有經典的豆瓣讀書,豆瓣電影和豆瓣音樂作為平臺供愛好者進行交流,近幾年似乎也只為避免網友寂寞添了個電臺。如果沒有文藝愛好的話,在這里是很難常駐的。甚至即使有幾分文藝情懷,沒有一分執著難以顧及于此。于是,豆瓣就為廣大文藝青年提供了一番田地,可以暢所欲言,盡情抒情,而不必擔心會被嘲笑悶騷。
英國社交網站Bebo也是通過專注自由表達立足。“我想,我們能與Facebook網站和諧共處,因為Bebo網站現在專注于讓用戶進行自由地表達。不是每個人都愿意登陸爸爸媽媽都是會員的社交網絡的。”Bebo網站的新任首席執行官亞當-萊文(Adam Levin)說,“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要重新激活注冊用戶,不僅讓他們喜歡我們的網站,而且讓他們介紹新的用戶過來,使用我們網站上最新開發的工具和內容。”
曾經的Myspace在幾乎完全失去社交網絡的陣地后,轉而投入音樂和娛樂領域,在其最新的應用之中,音樂和娛樂方面占了幾乎全部。
Facebook的新思路
或許扎克伯格的父母也加入了Facebook,于是Facebook也開始動作改變自己過于龐大的社交網絡。在秘密雇傭公關公司Burson Marsteller幫助其在各大著名媒體上發表中傷Google的文章的事情被曝光之后,Facebook對本身的狀態也做了調整。
基于社交網絡上已經足夠的資源,Facebook在本月初與Skype合作推出一款由Skype提供技術支持的網頁內置視頻聊天服務(即時聊天服務)。同時,另有消息稱,目前Facebook還正與包括Spotify在內的幾家在線音樂服務商展開合作。這里似乎很有Myspace的身影晃動。Facebook未雨綢繆,一方面擴大領地,一方面似乎也開始備好退路。
另據路透社報道,Facebook推出新網頁Facebook.com/business,旨在幫助企業用戶使用社交網站。Salesforce.com的老板早就說過自己在社交網站上認識的本公司員工要比實際工作中認識的多得多。通過便捷的社交網站途徑進行工作安排和業務聯系無疑是過分公開化的Facebook一大發展優勢。而如果已經確定成為辦公工具,人們自然也就不會在其上肆無忌憚發表自己的私生活,私房話,而沒有的了私生活和私房話的公開,Facebook可能帶來的尷尬也就消于無跡了。而通過引導企業用戶如何建立資料檔案,幫助其生成目標廣告和進行交易以及與消費者的在線反饋進行互動,走向企業互動應用,對于Facebook這樣的龐然大物來說不失為一種有效發展途徑。
擁有大量用戶數據的Facebook ,似乎不做精準營銷的電子商務也有些大材小用了。而通過OSI(訂購來源識別技術)精確識別多個傳播渠道的技術體系,Facebook新平臺“Vinux”箭已在弦,正是Facebook在電子商務領域利用自己已有優勢進行的大膽嘗試。通過電子商務二次創業,將社會化媒體與電子商務緊密結合,也是Facebook可以走出的一條明路。
推薦閱讀
去年十月,Google無人駕駛汽車從從舊金山越過金門大橋,延著高速公路,繞著太浩湖(LakeTahoe)跑了一圈,然后正式發布相關的新聞消息。其實,說是“無人”駕駛汽車可能有點不大精準,畢竟在行駛的時候,人還是坐在駕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Facebook的一條明路:社會化媒體與電子商務緊密結合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