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文| 本刊記者 王長勝 編輯|張剛
陳年()和他的凡客誠品的“麻煩”來了。
2011年11月21日,凡客并未如期提交其IPO申請文件——電商圈期待已久的凡客IPO宣告失利,質疑與猜測隨即撲面而來。
凡客IPO受到全行業期待,只因電商下半年實在衰到了極點:資本市場萎靡,廣告費拖欠,年初的銷售預期化為泡影,電商冬天論甚囂塵上……誰都知道電商的未來會有大發展,但是誰心里都沒底——自己是否能度過這個冬天?許多人為此都在期待凡客的逆勢IPO能一掃陰霾。可惜,希望變成了失望。
就在凡客IPO擱淺一周后,副總裁吳聲()突然宣布離職,這又讓凡客措手不及。加之這半年來,凡客拒絕了所有媒體采訪要求,讓這家本該透明的快時尚品牌公司變得無比神秘。
凡客到底怎么了?
“不差錢”與盈利
11月中旬,凡客誠品創始人兼CEO陳年拜訪了全球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席間陳年向索羅斯請教了當前的世界經濟形勢及美國資本市場動向。時值渾水公司做空分眾傳媒前夜,與索羅斯交流的結果,令陳年不寒而栗,結論是此時不宜上市。
12月初,陳年組織了一場小范圍飯局,包括部分媒體和行業專家,或是為了打消外界的猜疑,陳年首度公布了早在2011年7月份完成的F輪融資細節:融資金額達2.3億美金,投資者分別是淡馬錫、中信產業基金、嘉里集團及IDG VC,IDG屬于跟投,這些投資方獲得的均是新股。除IDG VC外,另外三家以往投資的多是傳統行業。
“他們不差錢。”說這話時,陳年拿白毛巾抹了下嘴,繼續夾菜,飯局安排在國貿對面的柏悅酒店5層中餐廳,“我們應該安排在國貿或者嘉里中心,支持下我們的股東,下次吧。”他半開玩笑地說,笑得眼睛都沒了。
“凡客也差錢嗎?”半個月后,《中國企業家》記者在他辦公室開門見山地問。
“這么跟你說吧,這筆錢還在我賬上趴著,我還沒有想好具體怎么花。長期來說,基礎設施,尤其是倉儲自動化也許會用上一大筆,另外,明年(2012年)互聯網的廣告市場可能將面臨低迷,但是我們凡客將繼續保持在廣告方面的投放規模。”陳說。
2011年,凡客市場推廣費用近3億元人民幣,他們的廣告把整個互聯網“洗了一遍”,甚至有些網站低于市場價格給凡客廣告位。“他們說就是要我們給他們洗一遍,看看自己到底能創造多大價值。”
對于電商冬天的論調,陳年并不認同,他認為資本市場的變化可能讓有一些企業受到挫折,尤其是近一年來上線了很多新公司,他們遇到了一些困難,這也屬于正常。就凡客來講,2011年新用戶的增長高于2010年,近兩個季度也沒有出現增速放緩的跡象。
但是,有一點陳年并沒有正面回答,據接近凡客的人透露,凡客2011年的銷售目標把60億作為及格標準,100億作為奮斗目標,目前看來,能達到60-70億。所以,陳年給2011年的凡客打了“及格分”(2010年訂單金額24億,實收20億,稅后18億)。
及格后的凡客,在盈利方面仍然不能樂觀。有一個笑話在電商圈流傳甚廣。老婆問做電商的老公:“你們公司盈利嗎?”老公回答:“我們是電商。”老婆不解:“你們能盈利嗎?”老公重復:“我們是電商。”老婆很堅持:“你們什么時候盈利?”老公有點不耐煩:“不是說了嘛,我們是電商。”
在電商圈里,談盈利是一個多么掃興且無厘頭的話題。可是,還是必須要談。當然,僅用盈利能力來評判電商也不現實,畢竟放眼全國電商界,盈利者鳳毛麟角。
淘寶商城首任副總裁、前當當網COO黃若,對電商價值判斷有三個標準:1)模式上是否有所不同,投資者投的是模式的錢,未來若能成功會很有價值;2)如果模式沒有創新,就看運營效率是否比別人高,比如庫存、商品退換貨率等一系列指標;3)如果前兩樣都不具備,就看重復購買率,是否有辦法讓用戶變成回頭客。
凡客作為一家產品品牌的電商公司,在模式上已然區別于絕大多數低買高賣的渠道B2C,且是做得最大的自有品牌電商,相比較于京東等渠道B2C的毛利率大多在5%左右,凡客的毛利率要高出很多,在30%-40%之間,未來溢價空間很大。
再看運營效率,凡客的庫存周轉率(庫存周轉率=年度銷售產品成本/當年平均庫存價值)為20倍,這在電商界算是比較高的。由于凡客的物流配送用的是全資子公司如風達,保證了“最后一公里”的用戶體驗,而且鼓勵用戶退換貨(30天無理由退換),所以,維持了較高的退換貨率7%,這在一定程度上吃掉了很大的利潤空間。
至于第三個指標,重復購買率,凡客做到了80%,目前有2000萬注冊購買用戶,每天PV在一億左右。
據此標準分析,凡客的投資價值顯然要高于很多電商。但是我們還是要問:凡客盈利嗎?什么時候盈利?
雖然陳年和凡客對此三緘其口,記者還是從多方渠道得到一些凡客的運營數據,也得到了一些知情人士的默認。在此,不妨給凡客算筆賬。
從凡客創立至今,4年來共接受了6輪融資,累計金額4億美元(并非外界傳言的4.3億),按照1:6.4的匯率計算共25.4億元人民幣,累計總營收80億-90億元(2008年1億,2009年6億,2010年20億,2011年預估60億-70億),根據陳年所說的30%-40%的毛利率(生產成本,截止到進入凡客倉庫),倉儲配送成本20%(包括平攤建倉成本、倉儲員工3000人和配送員工3000人的人力成本),其他員工人力成本(包括1000名客服人員和2000名行政人員)5%,營銷推廣成本5%,其它均不足1%忽略不計。
如此算來,并沒有看到外界所言的虧損20億那么夸張。
看到記者給凡客算的這筆賬,陳年沒有做正面回應,只是說:“對我們來說,盈利不是問題。我記得非常清楚,2009年有一個季度要盈利了,2010年春夏的時候要盈利了,我們做出來的判斷都是不行,我們覺得凡客應該跑得更快,而不是盡快盈利,對我來說就是做一個選擇,這只是個取舍問題。”
據可靠消息稱,2012年第一季度凡客要做到盈利,也許是為了迎接它的再次上市征途。
<
推薦閱讀
愛奇藝“改變視界影像中國”年度盛典開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企業家:凡客怎么了?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106/2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