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
會議明確提出了“十二五”期間醫改的三個重點突破,包括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機制以及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特別是明確了2015年要實現縣級公立醫院階段性改革目標,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改革。
在2009-2011三年醫改推進過程中,公立醫院改革是五項重點改革任務之一,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四個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但相對其它幾項改革任務,公立醫院的改革遲遲沒有打開局面。
從2011年起,縣醫院改革開始成為公立醫院改革的重點突破口,而且這一改革思路也在“十二五”的公立醫院改革過程中繼續延伸。
衛生部在2012年的工作會議上已經確定,2012年將在300個試點縣實行取消“以藥補醫”,并力爭到2013年在縣級醫院普遍推行。
不久前,在陜西召開的全面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大會上,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孫志剛透露,衛生部和國務院醫改辦共同牽頭制定了《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也將于近期下發。
孫志剛在會上還提到,總結以往縣醫院的改革經驗,未來將在十個方面繼續堅持繼續探索,包括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采購機制,推進支付方式改革,積極鼓勵社會辦醫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關于公立醫院改革不僅提及縣醫院,此外還特別提到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改革。
城市公立醫院集中了大部分醫療資源,也是看病難看病貴突出表現的地方。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的滯后導致優秀醫療人才難以自由流動,也造成基層醫療機構人才匱乏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因此,城市公立醫院對整個公立醫院的改革至關重要。
在三年醫改接近尾聲之際,有越來越多的聲音呼吁公立醫院改革需要頂層設計。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了未來公立醫院改革的重點內容,包括深化補償機制改革,破除“以藥養醫”機制,推進醫藥分開、管辦分開。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規范診療行為,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再一次提出,要求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準入,擴大和豐富全社會醫療資源。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慈善機構、基金會、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以及境外投資者舉辦醫療機構,鼓勵具有資質的人員依法開辦私人診所。進一步落實政策,改善執業環境,對各類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給予優先支持。
除公立醫院改革外,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出,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到2015年,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三項基本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均達到75%左右。
繼續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2015年達到40元以上。加快人才培養和信息化建設,推進藥品生產流通領域改革,積極發展醫療服務業。
推薦閱讀
上海樓市調控的新解讓房地產市場頗為興奮和關注。 對于外地戶籍居民持長期居住證滿三年,可以和本市戶籍居民一樣具有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傳言,上海房管局有關人士并未否認,而是給出了新解:上海樓市限購政策制定之初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新醫改時間表:城市公立醫院全改還需三年
地址:http://www.sdlzkt.com/a/kandian/20120223/3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