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土地開發儲備局正式揭牌。據了解,該局將承擔廣東全省土地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土地市場與地價監測監管等重任。
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針對土地的一系列動作,包括征地、整治、出讓等,都越來越頻繁和重要,在此種背景下,廣東設立土地開發儲備局可以更科學地考慮土地的開發、儲備和安排,更好地協調城市建設與土地的關系。
據了解,廣東省土地開發儲備局是在原廣東省土地整理中心、廣東省土地評估中心和廣東省征地服務中心的基礎上組建而成。
業內人士稱,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離不開建設用地,而國家嚴格控制耕地保有量又對地方提出確保耕地占補平衡的要求。廣東省土地資源供需矛盾尖銳,耕地后備資源少、占補平衡壓力很大。
彭澎也向本報指出,在現實環境下,“區域發展與土地出讓”、“地方融資平臺與地方政府性債務”、“城市基礎建設與土地利用”這些關系都需要進一步厘清。“包括征地,可能在今后將更加難,政府不能再像以往那樣把包袱扔給開發商。”這些新環境下的要求都是廣東土地開發儲備局成立的現實土壤。
剛揭牌的土地開發儲備局要面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抓好廣東土地整治的重大工程。
據了解,廣東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包括“三舊”改造、園地山坡地改造、圍海造地和現代標準農田建設。
根據廣東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研究成果,廣東計劃到2020年,全省減少農村居民點用地64.5萬畝以上,改造“三舊”(舊廠房、舊村莊、舊城鎮)用地59萬畝以上。計劃到2020年全省實現補充耕地195萬畝以上。同時,廣東還將立足海岸線長、沿海灘涂多的優勢,合理開展圍海造地工程主要用于建設用地,以減少新增建設對農地的占用。
廣東省國土廳發布的信息顯示,2008年以來,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把節約集約用地試點示范省建設作為中心工作和任務,全力推進利用低效園地、山坡地開發補充耕地和“三舊”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廣東開發補充耕地面積達172萬畝。
有專家曾表示,當前廣東的土地整治工作仍存在“重開發、輕整理”,“重數量、輕質量”,過分追求新增耕地面積,忽視提高土地生產能力和改善生態環境等突出問題。
彭澎認為,這種情況不止廣東獨有,而是全國普遍存在的現象。城市依靠土地出讓來賺錢、來大力進行城市建設,這種情況現在越來越普遍。“廣州用十幾年的時間建設長達200公里的地鐵,而且還將繼續大力建設,這在西方國家是不可想象的。”
“新型城市化戰略,也給政府如何科學地考慮土地的儲備和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推薦閱讀
衛生部農村衛生司司長楊青27日在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新農合農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試點取得進展,正在努力探索破解因病致貧難題。 楊青介紹,為了提高農村居民的重大疾病保障水平,逐步解決一些嚴重影響農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整治土地 廣東設土地開發儲備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kandian/20120228/3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