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科技訊 3月5日上午消息,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今天公布2012年兩會提案,他建議提升我國信息化裝備水平,并構建自主可控“中國云”。
以下是提案全文:
當前云計算發展風起云涌,信息產業強國紛紛將云計算納入戰略性產業范圍,從政策、標準、政府應用等方面制定了長期發展戰略,少數發達國家已開始部署國家級云計算基礎設施,為政務、經濟、民生等領域的信息化發展提供技術保障。早在2010年2月美國聯邦政府就發起了政府機構數據中心整合計劃,計劃在2015年之前將現有的2094個數據中心,關閉至少800個;將各個數據中心的可用性擴大到整個政府部門,以使各個部門根據需要充分利用各個數據中心,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建立政府范圍內的云計算平臺,執行“云優先策略”,即優先考慮采用云計算技術部署新的應用。英國政府計劃從標準化網絡、合理化數據中心建設、建立綠色IT、保障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國家級云計算平臺,目前,英國政府云平臺(G-Cloud)已開始運行,超過2/3的英國企業開始使用云計算服務。日本政府制定了數字日本創新工程,計劃利用云計算等技術開辟新的信息與通信市場,在未來三年將提供30萬到40萬就業崗位,在2015至2020年期間,其規模將達到約100萬億日元。與此同時,國際知名IT企業把云計算作為引領下一輪信息技術創新的重要產業機遇,紛紛投入巨資進行前沿技術研發和標準研究,希望在云計算領域占據主導地位,谷歌(微博)、微軟(微博)等企業已經構建公眾云平臺,為用戶提供靈活快捷高效的“云計算”服務。據IDC統計,在未來五年里,“云計算”服務開支將增長近三倍,到2013年將達到442億美元。
在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決定》中,明確重點培育和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云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的研發和示范應用。國家在北京、上海等五個城市建立了云計算服務創新示范城市,國家有關部委積極的推進自主可控的云計算技術體系和產業鏈構建,全國各地也在積極推進本地云數據中心、云應用系統的建設,全國性的云計算產業布局正在形成,中國云計算已經從概念逐步走向深入實踐階段。
長期以來信息技術領域尤其是高端技術被歐美發達國家所壟斷,盡管中國IT產業在過去三十年取得了長足發展,已經在部分領域獲得了話語權,但是總體上我國IT技術、產業發展尚處于追隨者地位,我國信息化建設的技術、裝備仍然較大程度使用外國品牌,特別是在事關國民經濟、國家戰略安全領域的重要信息系統主機裝備與技術尤為如此,如金融、電信等重要經濟領域主機基本上是IBM、HP的產品,我國政務信息化系統近一半采用的是外國品牌產品,給我國的信息安全構成了潛在的威脅。云計算的發展必將導致信息在收集、傳輸、儲存、處理等各個環節上進一步集中,將使得信息安全問題成為中國云建設的焦點問題。
以自主核心技術、裝備為支撐發展中國云,確保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的安全,不但有利于信息產業升級,也是提高我國國家競爭力、確保國家信息安全的的重要舉措。
為此,建議如下:
一、實施信息裝備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為構建自主可控中國云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構建自主可控中國云,就要降低對國外信息技術、裝備的依賴,切實改變長期以來外國品牌產品占據我國重要信息系統的局面。國家有關部委正在制定《“十二五“重點科技任務--中國云專項規劃》和《“十二五”產業技術創新規劃》,建議著重規劃支持信息化裝備技術、產品的發展,突破關鍵技術,實現裝備水平的大幅提升,達成有能力實現我國信息系統主機裝備的國產替代。
一是,要本著自主可控的原則,加強前沿基礎研究和產業共性技術研發,設立國家云計算核心技術、裝備重大專項,在云服務器、云存儲器、云客戶端、云操作系統等核心支撐技術方面取得突破,著重支持企業成為重大專項的承擔者,加快實現云計算核心裝備、應用技術的國產化;同時要全局統籌關鍵設備、數據中心系統、云安全、云應用服務多個層次的技術研發及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體系,構筑技術壁壘,提升我國軟硬件產品的研發能力和市場份額,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為中國云的整體和持續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要繼續支持“十一五”相關科技計劃項目形成的關鍵技術、裝備再上臺階,切實縮小與國外產品、技術的差距,實現我國金融、電信等重要經濟信息系統主機裝備技術完全替代。如在國家“863”、“973”支持下,我國在高效能計算機、高端容錯計算機、海量存儲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虛擬化軟件等方面已經實現了系列關鍵技術突破,擁有了具有一定競爭力的軟硬件平臺和產品,但與此同時外國品牌在中國市場針對性的推出了更為先進的產品技術,目前在競爭中我們并不占有優勢,所以需要國家實施信息裝備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進行中長期的持續支持,穩固已經取得競爭力,力爭實現全局的優勢。
三是,推進主機裝備全國產化進程,確保涉密信息系統主機裝備自主可控,形成以服務器、存儲等整機廠商牽頭,CPU、零部件、系統軟件廠商、研究機構聯合研發,盡快的推出全國產化服務器、存儲等裝備。
二、加大力度,推動國產信息化裝備的推廣應用
任何技術成果都需要通過實踐的檢驗、不斷的改進予以優化和提升,逐步形成技術的優勢;市場應用也為研發創新的價值體現、研究開發經費予以回報,進而形成持續的創新能力。借鑒美國高端服務器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到很多大型計算機技術都是在與用戶交流的情況下誕生的,當年IBM大型機得以在技術上不斷進步,得益于政府支持它承接了4個大客戶項目,使其能夠提升滿足關鍵應用的研發創新能力,并通過應用回報獲得持續的研發投入。在當前因技術水平、成本、采購人品牌偏好等多方面原因,形成我國信息化建設中外國品牌裝備占據優勢的情況下,需要采取綜合措施來提高我國信息系統國產品牌擁有量,逐步達成重要信息系統主機裝備國產替代。為此建議:
一是國家要把信息系統重要裝備的研發規劃、產業化規劃進行統籌規劃,加快成果轉化的進程。眾所周知,科技成果轉化為規模生產、大量應用的產業化產品,還需要解決產品產業化技術、生產工藝革新、產品的持續升級換代、應用軟件的配套、建立完善的產業鏈等諸多問題。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另一方面產業化準備周期也較長,需要統籌規劃,做好產業化支持資源的配套,縮短產業化周期,綜合提高國產化的進程。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5日上午消息,未來資產今日發布研究報告,維持對攜程網(Nasdaq:CTRP)股票的“持有”(Hold)評級,目標股價定為26美元。 以下為報告概要: 我們認為藝龍(Nasdaq:LONG)的團購打折項目不可能在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浪潮董事長孫丕恕:建議構建自主可控“云”
地址:http://www.sdlzkt.com/a/kandian/20120305/3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