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世行的報告建議中國在國企壟斷部門中引入競爭,允許私營企業更自由地進出這些行業,從而提高行業的整體效率。這和所謂的私有化國企有著顯著差別。
允許私營企業進入不一定非要拍賣國企。如果國企運營效率真的很高,完全可以和私企進行公平競爭,大可不必擔心自己破產。如果私企進入后,國企真的競爭不過私企,這個現象本身就說明了國企現有的效率低下,引入競爭提高經濟整體運營效率的方向是正確的。由于目前國企壟斷的行業在整個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何提高這些行業的整體運營效率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速度起著決定性作用。
世行報告中關于中國結構性改革還提出了另外幾個很好的建議。其中之一就是對勞動力市場的調整。
在過去10年中,中國的勞動力流動取得了很大進步,為經濟快速發展做出了貢獻。但勞動力市場上仍存在很多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地方。比如可以在未來進一步放寬戶籍制度的限制,建立全國范圍的社會福利保障系統,并且允許社會福利保障的跨區域流動。這些措施都會促進勞動力的流動,提高經濟增長的活力。
總體而言,高效率的金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以及能確保合同有效執行的法律系統,是一個國家能否跳過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重要條件。中國經濟能否在未來持續健康快速增長,取決于對目前國企壟斷行業的結構調整,尤其是金融行業。通過允許私營企業進出,提高行業競爭,有助于提高整個行業的效率,幫助中國經濟繼續高速增長。世行報告在這方面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議。如果閱讀報告時能少談些主義,多些理性思考,這些建議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有著很好的借鑒意義。
[作者系美國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高級經濟學家。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推薦閱讀
歐元的未來處在不確定性中,同時資本市場也在公開懷疑希臘和其他相關國家會違約。在歐洲經濟貨幣聯盟(EMU)的形成中發揮舉足輕重作用的兩位資深政治家呂德呂貝爾斯(Ruud Lubbers)和維姆科克(Wim Kok)也承認,建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打破國企壟斷有助中國規避中等收入陷阱
地址:http://www.sdlzkt.com/a/kandian/20120305/3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