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婁池)3月6日消息,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圍繞我國的信息安全問題提出了《提升我國信息化裝備水平 構建自主可控“中國云”》《利用信息化手段解決我國食品安全分段監管》《加快推進居民健康卡建設,打造便民醫療服務》三個建議。
孫丕恕提出:“以自主核心技術、裝備為支撐發展中國云,確保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的安全,不但有利于信息產業升級,也是提高我國國家競爭力、確保國家信息安全的的重要舉措。“為此,孫丕恕建議提升我國信息化裝備水平,構建自主可控“中國云”。
提升我國信息化裝備水平 構建自主可控“中國云”
1.通過實施信息裝備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為構建自主可控中國云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一是要本著自主可控的原則加強前沿基礎研究和產業共性技術研發,設立國家云計算核心技術、裝備重大專項,在核心支撐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體系,為中國云的整體和持續建設奠定堅實基礎;二是要繼續支持“十一五”相關科技計劃項目形成的關鍵技術、裝備再上臺階,切實縮小與國外產品、技術的差距,實現我國金融、電信等重要經濟信息系統主機裝備技術完全替代;三是通過推進主機裝備全國產化確保涉密信息系統主機裝備自主可控。
2.加大力度,推動國產信息化裝備的推廣應用。一是建議國家把信息系統重要裝備的研發規劃、產業化規劃進行統籌規劃,加快成果轉化的進程;二是在中國云、事關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信息系統、政府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系統建設中,選擇若干應用領域搭建國產軟硬件示范平臺,帶動國產信息化裝備的推廣應用;三是嚴格執行國家政府采購、信息安全等法律法規、政策;四是鼓勵和支持信息系統承建單位使用國產裝備。
加快建設我國統一的醫療衛生信息平臺 切實解決百姓看病難題
一、制定落實相關規范和標準
統一、可執行的標準規范體系,是確保居民健康卡在全國范圍內順利推行的必要條件。居民健康卡作為居民在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用于身份識別、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數據交換和費用結算的基礎載體,其本身涉及到身份識別標準、醫療衛生信息存儲標準、安全認證標準、金融標準等眾多方面,盡快推出切實可行的建設規范和相關標準,是保障居民健康卡真正施行、切實服務大眾的基礎和根本。
二、建立配套管理機構和制度
制度是各項工作開展的指導和保障,居民健康卡目前剛剛起步,規劃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并逐步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尤為重要。職能部門是確保居民健康卡事業穩步推進的組織保障;配套制度則是居民健康卡實際運作的制度保障,其涉及健康卡的管理機構,發卡、掛失、補卡等卡管理制度,基于居民健康卡的異地診療、結算保障制度,以及基于居民健康卡活動的相關監管制度等。
三、利用衛生云平臺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
以居民健康卡為載體,建設衛生云平臺,集成各級醫療機構和衛生管理機構,整合數據資源和應用資源,提供大用戶量訪問和大數據量處理。
通過衛生云平臺將各級醫療機構連接起來,推行分級診療制度,一般常見病、多發病在基層首診,疑難雜癥通過“雙向轉診”的綠色通道轉到大醫院就診,在大醫院的康復期病人和需要長期護理的病人再“雙向轉診”轉回社區基層醫療機構治療。
通過衛生云平臺可實現病人的病歷、檢驗檢查報告、CT片等在各機構之間共享,將一些基層醫療機構可做的檢驗檢查、放射CT及數據采集工作由基層醫療機構負責,上級醫療機構進行遠程診斷和指導,通過協同醫療和預約掛號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病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四、提供一體化服務
使居民健康卡成為居民終身擁有的“健康身份證”,全面取代各醫療機構現有各種各類就診卡、新農合卡和相關公共衛生部門發放的業務卡(如預防接種卡),記錄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診療信息,逐步實現醫療保建、社區服務、新農合結報、醫療救治等一卡通用。病人不論去哪家醫院,都是持一張卡完成就醫診療、刷卡結算等,解決“看病煩”的問題。
五、引入多元化資金投入
推薦閱讀
雖然如今錢多的人不少,似乎微單、單反已經成為了主流,但是在便攜性方面還是DC比較強悍。而DC憑借著不俗的性能以及低廉的價格對于一般家庭用戶來說更加 實惠,在這個出游季節即將到來的時刻,選購一款實惠、效果不俗>>>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kandian/20120306/3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