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安德2005年接手大眾中國區總裁時,大眾品牌正遭遇通用、本田等廠商的夾擊,產品更新滯后導致市場占有率連年下跌。通過加速產品引進和部分自主開發,通過增加進口車品種來拉動大眾品牌。五年來,范安德在各種博弈中,不僅讓大眾銷量止跌回升,更把“技術的大眾”口號傳播了出去。離任前范安德已經把中國區年銷售做到了200萬輛,斯柯達品牌正是其在任期之初引進中國的。
37歲的馬克思是范安德上任后,從戴姆勒商用車(中國)公司挖來的,目前帶領斯柯達中國區十幾個人的團隊,“2012年的主要工作是品牌推廣,讓斯柯達進入一個新層次;繼續團隊本土化,協助上海大眾引進更多新產品。”馬克思介紹說。
文德恩一直強調,斯柯達品牌是大眾品牌的補充。中國目前是斯柯達全球第一大市場,2011年銷售22萬輛,基本演好了補充者角色,不過進一步發展的天花板也已經出現。
進入中國六年來,斯柯達只有生產和銷售隸屬于上海大眾,精于賣車而疏于品牌等基礎管理,導致很多中國消費者不清楚斯柯達定位。上有大眾,下有西亞特,夾在中間的斯柯達到底是什么?怎樣去補充大眾?是成立中國區后,馬克思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斯柯達在中國只銷售三款車型,2013年將投放五款新車,馬克思希望通過提高產品投放頻率來提高市場占有率。不過馬克思個人認為,“占有率還不是最重要的,用戶認同和品牌認知更關鍵。”
因為斯柯達和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有重疊:斯柯達在東南沿海是賣得最好的。華南和西部在不斷擴張,晶銳、明銳車型在這些地方才剛剛打開局面。這樣的銷售格局,沒有像大眾集團規劃得那樣形成很強的互補。
“現在斯柯達在中國一線城市銷售勢頭不錯,在二三線市場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年很多品牌活動會進行。”馬克思補充透露,去年斯柯達第三季度和同濟大學合作調研發現“網絡營銷更接近客戶,有趣傳播更廣泛”,這對斯柯達是一個重要方向。
推薦閱讀
這是無法回避的事實。 當每年一次的消費者維權日即將來臨時,一場全國性的運動,會再次引發意想不到的喜悅與憂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在這場運動中,誰會成為哪個萬眾矚目的對象,現在還不得知。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斯柯達向何處去:范安德遙指電動車與中國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kandian/20120307/3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