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外媒體今天撰文稱,惠普近些年來的發展應該令其他科技巨頭警醒,并充分意識到四大潛在陷阱,避免重蹈惠普覆轍。
以下為文章全文:
在硅谷的核心地帶,惠普(微博)股價的下跌引發了一片噓聲。由于領導層頻繁更換,加之董事會陷入了間諜丑聞,惠普在各大商學院都已經成為經典研究案例。如今,面臨著全面的競爭力下滑,惠普已經成為一個典型,凸顯出其他科技巨頭可能遭遇的問題。
在兩周前公布疲軟的季度業績后,惠普股價下跌了6%。此后,惠普股價一直在穩步下跌,在周三出現輕微反彈前,累計跌幅達到16%。華爾街已經明確表示,對于這樣一家屢屢受挫的企業而言,情況可能還會更糟。
戰略模糊
這一案例對科技行業有著廣泛影響。首先,必須要明白價值和增長戰略之間的明確差異。從成長股變成價值股總是會令科技企業頗感糾結。但是,惠普的錯誤在于,遲遲未能明確發展方向。
直到馬克·赫德(Mark Hurd)18個月前因為失去董事會信任而卸任CEO前,惠普一直在努力成為一只價值股。例如,作為全球最大的PC企業,惠普的利潤率從來都表現平平,但赫德卻成功地將這一數據推升到了一個至少令人尊敬的水平。相對于以往那些似乎不知應當追逐增長率還是追逐利潤率的高管而言,這一改變頗受歡迎。惠普因此吸引了一批全新的價值投資者,并推動了股價上漲。
而當李艾科(Leo Apotheker)接替赫德后,卻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并宣布惠普將重回老路,努力成為一家成長型企業。可以想象那些價值投資者聽到這個消息時的驚訝之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李艾科甚至在計劃尚未確定前就公開透露,有意放棄PC業務。與此同時,他還斥資10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軟件公司Autonomy,這勢必會令華爾街的價值投資者提高警惕。
在這樣的情形下,新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采取了明智的措施。她迅速宣布將繼續保留PC業務,盡管從長遠來看,這或許并不是正確的決策,但至少能夠防止短期的價值破壞。
然而,盡管惠普仍是一家大型PC企業,但卻錯過了PC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觸摸屏設備的崛起;萏芈F在完全將希望寄托在微軟(微博)Windows 8身上,希望借助這一平臺在移動領域對抗蘋果和谷歌。與微軟的另外一家重要合作伙伴諾基亞(微博)一樣,惠普當前的日子也不好過。
其他陷阱
科技公司的第二大陷阱在于,試圖同時服務于消費和企業市場,這也是惠普的重要失誤。很少有哪家企業能夠同時在這兩大領域表現優異:惠普最近一個季度的消費業務收入下滑23%,而蘋果則飆升75%,這足以凸顯惠普的巨大失敗。蘋果緊緊把握住了IT行業的“消費化”趨勢,沒有因為其他事情而分心。
第三大陷阱是錯誤的“轉型”并購帶來的危險。由于擔心整合大企業可能會分散精力,無法專注于日新月異的新市場,所以科技公司通常都會避免規模過大的交易。然而,惠普十多年前收購康柏時卻從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這一慣例。而當赫德希望通過收購EDS來加強服務業務時,這一趨勢更加明顯。與利益相比,惠普收獲的更多是麻煩。
所有科技巨頭面臨的最后一個陷阱是:因為一項可靠的“現金奶!(cash cow)業務,導致企業分心,無視一些不太成功的業務面臨的艱難但必要的抉擇。在惠普的案例中,現金奶牛指的是成像和打印部門。這一直以來都是科技行業最成功的業務之一,只是一直被埋沒。不過該業務也并非全無挑戰。消費者現在在家打印的圖片越來越少,從而導致墨盒銷量下降,使得該業務的利潤率上一季度下滑了四分之一以上,僅為12%。
惠特曼并不忌諱批評她的前任,例如,未能對新產品展開持續而充裕的投資。不僅如此,她還著手采取緊急措施,加強惠普突然惡化的運營狀況,
但挑錯容易,糾錯難。隨著惠普股價的持續下跌,它最終被迫陷入更徹底崩潰的概率正在逐漸增加。(鼎宏)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2012年3月8日消息,國內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今天宣布,其0.11微米后段銅制程(Cu BEoL)超高密度IP庫解決方案可為客戶平均節省31%芯片面積。 中芯國際該通過硅驗證的超高密度(Ultra High Density)>>>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kandian/20120308/3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