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無論寒暑,協和醫院掛號的長龍一直都是其所在的東單街口的“一景” ]
這座城市里,幾乎集中了全國最著名的大醫院:治療骨傷科的積水潭、眼科頂尖的同仁、心血管聞名的阜外,還有301、協和、北大醫院……
這座城市里,除了已突破2000萬大關的常住人口,每天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他們飽受病痛,將最后希望放在了這里。
陳華(化名)沒想到,早晨6點到協和掛號,前面已是一條長長的隊伍。
陳華想看內分泌科專家號。排在前面的山東同鄉告訴他,根本不可能掛上,建議他先掛個普通號試試。
“別挑,普通號都不一定能掛上。”老鄉提醒說。
到北京前,來自臨沂的陳華已在濟南幾家大醫院看過好久,里面的大夫告訴他,要到北京協和看,那里全國最好。
內分泌科是北京協和醫院最出名的科室之一。正因這樣,每天,像陳華這樣的外地患者,都將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這里。
“到協和的多半是千里迢迢趕來的外地患者,協和也許是他們最后的希望。”談及協和醫院遠遠超量的門診病人,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無奈地說。
2010年5月25日,協和醫院門診量正式過萬,創下北京市醫院日門診量歷史新高;僅一個半月后,協和醫院日門診量再破1.2萬——來自協和官方的統計數字顯示,這一門診量較上年同期增長50%。
“協和早已經不是北京的協和,它是全國人民的,它每天都在超負荷地接治病人。”北京市衛生局工作會議上,相關負責人無奈地表示。
事實上,近年來,無論寒暑,協和醫院掛號的長龍一直都是其所在的東單街口的“一景”。
這一天,如老鄉所說,陳華沒有掛到自己想看的專家號,事實上,這道理他幾天后才終于明白——這種最頂尖科室的專家號,一個月前可能就已經沒有了。
因為2011年北京開始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北京各醫院門診的網絡掛號平臺和114電話預約掛號同時開放,很多人開始迅速接受這種便捷的方式。
但這樣一來,門診掛號的數量必然有一部分被網絡和電話分流,對于許多和陳華類似的外地患者,當天從窗口掛上號的可能性就愈加渺茫。
陳華住在東單胡同里的一家小旅社,一天70塊,五個人一間。日常的開銷很大,“在北京吃飯也貴,一個不大點兒的燒餅就要一塊。”他告訴記者。
幾天下來,看到掛號無望,陳華說他有點后悔了,“不如從號販子手里買專家號了,半個月后的號四百塊錢,保證能看上,也行了。”
雖然他后來也嘗試了114掛號,但是像內分泌這種熱門科室,“專家號一個月以后都沒有了。”
“一個外地患者到阜外就診,常常一個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拿到他的診斷證明,”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院長胡盛壽教授說,“到阜外醫院就醫的人80%都是外地的,這不光是增添了在就醫地的費用,還增加了整個財力的付出。”
“看病難、看病貴,焦點似乎都集中在大醫院,” 北京醫改辦主任韓曉芳表示,“北京三級醫院在完成本市醫療救治任務的同時,承擔了大量外地進京就診患者的醫療工作,北京優質資源發展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全國對優質醫療的需求,這種結構性矛盾短期內難以解決。”
而與此同時, 據衛生部提供的數據,目前全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醫院。每年到大醫院就診的人群,有80%左右是在基層醫院即可解決的常見病、多發病,這自然容易形成消費向大城市、大醫院集中。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婁池)3月13日消息, 蘋果 公司今日針對iPad商標權案發布公告,蘋果公司表示自己尊重中國的法律法規,深圳唯冠誘導蘋果去跟唯冠的子公司臺灣唯冠簽約,是為了避免將商標轉讓費支付給當時在中國大陸的債>>>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北京協和:一個月掛不上“專家號”
地址:http://www.sdlzkt.com/a/kandian/20120313/40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