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已暫停上市的*ST股,根據創業板退市制度的規定,這類股票不能通過借殼上市或者調節財務指標的方式規避退市,因此退市風險極大。” 渤海證券分析師周喜指出。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目前滬深兩市共有23家已暫停上市的*ST公司。其中,*ST金果(000722.SZ)、S*ST北亞(600705.SH)、*ST商務(000863.SZ )三家的重大資產重組基本步入尾聲,最有希望在主板退市制度正式推出前,搭上最后一班恢復上市直通車。
《創業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對暫停上市公司恢復上市的財務標準,參照首次公開發行和再融資的計算方法,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的凈利潤孰低作為盈利判斷標準。同時,不支持暫停上市公司通過借殼方式恢復上市。
這意味著,對于剩余20家暫停上市*ST股,重返上市或只能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實現:通過自身努力實現2011年業績盈利;在業績扭虧無望的情況下,抓住主板退市制度推出前最后的三個月時間,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借殼”恢復上市。
根據去年年報,在上述20家暫停上市*ST股中,*ST關鋁(000831.SZ)、*ST嘉瑞(000156.SZ)兩家公司的凈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兩項指標均實現盈利,而3月8日*ST關鋁已向深交所遞交了恢復上市的書面申請及相關文件。
此外, *ST炎黃(000805.SZ)、*ST朝華(000688.SZ)、*ST北生(600556.SH)、*ST大通(000038.SZ)、*ST金城(000820.SZ)、*ST中塢(000657.SZ)、*ST關鋁、*ST方向(000757.SZ)、*ST海鳥(600634.SH)、*ST宏盛(600817.SH)、*ST博通(600455.SH)、*ST遠東(000681.SH)11家公司均預測2011年凈利潤實現盈利。由此,上述14家公司將有望憑借“業績扭虧”實現重新上市可能。
那么留給最后6家業績扭虧無望公司的,或許只有“借殼”手段走向上市這條狹窄小道了。在2011全年業績預虧或尚不明確下,暫停上市股*ST丹化(000498.SZ)、S*ST生化(000403.SZ)、*ST創智(000787.SZ)、S*ST恒立(000622.SZ)、S*ST天發(000670.SZ)、*ST銅城(000672.SZ)無疑將成為主板退市制度推行后最有可能退市的6家公司。而從目前的情況看,上述6家公司想要申請恢復上市,只能快馬加鞭在最后三個月中找到重組方,抓住最后一次借殼上市的機會獲得新生。
*ST丹化:或注入路橋施工類資產
生死關頭,命運的天平最先偏向了*ST丹化。
2月28日,*ST丹化公告稱,2月26日收到控股股東廈門永同昌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廈門永同昌”)的通知,廈門永同昌已與山東高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高速投資”)簽署《重組框架協議》。
廈門永同昌將向高速投資轉讓所擁有的*ST丹化8653萬股,正式交割后高速投資將成為*ST丹化第一大股東。未來,將由高速投資的全資股東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高速集團”)將會對*ST丹化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擬由*ST丹化采取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購買高速集團所持有的包括山東高速路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東路橋”)100%的股權在內的路橋建設施工類資產(股權)。
事實上,作為山東省國資委控股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高速集團資金實力雄厚,旗下資產規模龐大。
記者從當地渠道了解到,目前高速集團旗下共有28家權屬單位,其中主要資產包括上市公司山東高速(600350.SH);具有特級施工資質、全國省級路橋施工企業山東路橋;山東鐵路建設投資公司;山東省地方鐵路局(山東高速軌道交通集團);中國山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等。
“我們確實在跟山東路橋談重組,之前披露的是一個框架,最近在跟對方簽署重組協議了,最近1到2個月就將有望公告實質性的重組進展。”3月15日,*ST丹化證券辦人士向記者透露。
據上述人士介紹,目前擬定重組的中介顧問已經入場,相關資產評估工作也已在開展,本次擬注入的資產為高速集團旗下“路橋建設施工類股權”,與山東高速的業務并不存在同業競爭。
“山東高速的主營業務更多的是高速公路收費,擬注入我們的是路橋建設方面,偏重建設施工。”上述證券辦人士指出,“山東高速的資產和主營業務跟擬重組方山東路橋的資產是有區別的,不存在同業競爭關系。”
而對于未來重組能否通過國資委和監管層審核方面,上述人士表示,“重組方高速集團是省內最大的國企控股集團,審批問題應該不大,主要是要經過證監會審核。”
根據公開資料,高速集團注冊資本為150億元,截止到2011年9月,資產總額已經達到1547億元,年經營收入超過150億元,利稅總額38億元,資產規模居省管企業第一位。若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順利完成,那么*ST丹化有望成為高速集團旗下的路橋施工類上市平臺,最先實現草雞變鳳凰。
而隨著*ST丹化重組的一步步推進,因公司暫停上市而被關在其中的股東也將有望迎來新生。其中,*ST丹化第三大流通股股東天潤控展投資有限公司背后,則是證監會原審核一處副處長胡建軍。
2009年,*ST丹化重整計劃顯示,受讓2000萬股法人股的北京天潤控展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天潤控展),其法定代表人即為胡建軍。公開資料顯示,胡建軍1990年8月進入財政部預算管理司。1996年,調入證監會發行監管部,任審核一處副處長,從事公司發行、上市的審核工作。2001年從證監會離職,創辦上海豐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02年至今,擔任信捷和盛總經理、天潤控展董事長。
而除持有*ST丹化股外,胡建軍還通過其控股的公司,現身依米康(300249.SZ)和紫光華宇(300271.SZ)兩家創業板公司。此外,胡建軍及其關聯人歷史上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還包括九州電氣(300040.SZ)和龍星化工(002442.SZ)等。
S*ST生化:大股東不作為成恢復上市攔路虎
雖然尚未成功找到重組方,但作為6家暫停上市ST股中唯一一家具有較強盈利能力的公司,S*ST生化的恢復上市之路可謂喜憂參半。
真正阻攔S*ST生化恢復上市的攔路虎并非盈利指標,而是其背后多項歷史遺留問題未解決完善,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深交所補充材料。
此外,大股東振東集團未履行承諾,代替上市公司擔負三九集團昆明白馬制藥有限公司、上海唯科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兩家的擔保,亦給公司恢復上市增加了不確定性。
早在2009年4月13日,振興集團與S*ST生化簽署了2筆擔保協議,分別約定由振興集團承接S*ST生化對昆明白馬制藥有限公司(下稱“昆明白馬”)的12038萬元銀行債務提供的擔保,和S*ST生化對上海唯科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唯科”)的20400萬元銀行債務提供的擔保。但截至目前,振興集團未按協議約定履行其承接擔保的承諾。此外,重組時大股東振興承諾的增發和擬注入旗下電解鋁資產也遲遲未有兌現。
推薦閱讀
一面懸崖,一面海。 在主板退市制度呼之欲出下,盡管幾乎所有面臨退市風險的ST股都為重生拼命尋找合適的殼資源,但在愈來愈高的資產并購重組門檻下,土雞變鳳凰的路徑已越發艱難。 但在退市易和借殼難的兩面夾擊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準”退市公司“3個月倒計時” 6家暫停上市股的重組生死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kandian/20120320/4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