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密集型企業漲薪一片的潮流中,電商行業的困境更加突出,員工加薪要求普遍不被滿足,而且面臨著“降薪”“裁員”的危機。
“要漲薪得先提需求,不提不給加,不過現在提了也沒戲。”在某服裝類電商網站工作兩年任職產品運營經理的呂婷(化名)向記者抱怨。
呂婷告訴記者,該公司的漲薪原則上是一年一漲,以績效考核為主,幅度從5%到15%不等,加班辛苦程度、特殊貢獻等也會列入考量,但是去年年底這個例行的“漲薪”并沒有出現。“今年年初就更困難,基本上資金都快花完了,剩下不多的錢要花在刀刃上,作為企業中層我不敢再提漲薪,但也很煎熬。”
事實上,企業在資金環境、產業環境、競爭環境中無論作出漲薪或是減薪的調整都無可厚非。投資收緊是導火索,而和其他知識密集型的企業相比,電商企業更像是一只被資本激素快速催熟的“填鴨”,在盈利模式、后臺管理、制度保障等諸多問題還沒真正解決時,已經開始野蠻式生長。最終導致:一方面員工自我感覺良好,漲薪愿望不能滿足后流失率增高;另一方面企業現金流短缺,面對員工的加薪只能不斷“畫餅”。
“電商企業大多不是‘輕公司’,將大量的資金用在產品、供應鏈和物流中,沒有充足的現金流,而作為創業企業其薪資和福利制度也不完善,核心的偏技術類的員工可能給公司帶來訂單效益,其高昂的薪資支付也有可能拖垮企業;例行漲薪制度能提高員工忠誠度,但是能否按時漲,漲多少,企業能否承受也需要慎重考量。”派代網分析師李成東告訴記者。
企業團隊組建和薪酬體系要務實,超過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企業無法承受,很難給員工漲薪,而已經制定的薪酬體系和升職獎勵制度要嚴格執行,否則還是會失去人心。總之,制定薪資水平一定要結合企業自身發展與實際盈利情況來定,不能透支。”China HRkey營銷副總裁申立鳴認為。
推薦閱讀
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將推動手機飛速地更新換代。如果國內10億移動用戶在3年內更新為智能手機,每臺按1000元計算,這將是一個超萬億的巨大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行業透支當中更須務實
地址:http://www.sdlzkt.com/a/kandian/20120326/44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