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報道稱,在Facebook和雅虎的和解協議中有這樣一段內容:“雅虎和Facebook將合作,通過對雅虎網站的社交整合,向Facebook用戶提供雅虎的大型媒體事件報道。”Twitter近期也在加強對大型媒體事件的報道,例如納斯卡汽車賽和百事夏季音樂會。而LinkedIn近期也因為有志于向媒體方向發展,Twitter結束了和LinkedIn的合作,兩家從合作者成為競爭對手。一時間,人們看到媒體市場上,老媒體準備打保衛戰,新生代社交媒體準備打攻堅戰,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
怎么看待這場戰爭,記者采訪了正在開發新一代社交網站——靠墊網的老尹。老尹認為,這場媒體爭奪戰涉及了三種互聯網模式,即所謂Web1.0時代的門戶網站,在國外如雅虎,在國內如新浪,以及Web2.0時代的兩種主要社交類網站,SNS和微博。第一代的門戶網站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已經基本放棄了它最先要成為上網門戶的雄心,而成為地地道道的網絡媒體,成為人們在網絡上獲取新聞的主要來源。這個地位真的正面臨被社交網站取代的危險嗎?“我個人認為,有些影響,但絕不是致命的。”相對于傳統的報紙、電視、廣播而言,它們是新媒體,但相對于互聯網其他模式而言,它們絕對是老資格了,也就意味著它們已經成長發育出一整套的媒體功能,有清晰的市場定位,有強大的采編能力,報道的專業水平也越來越高。這些都是它們的核心競爭力,不是社交媒體草根式小廣播所能完全替代的。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年來,SNS和微博早已經擁有十幾億的人群,人們仍然選擇去雅虎和新浪獲取新聞的原因。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原因,SNS和微博作為社交媒體,它們天生具有自己的氛圍,而這個氛圍并不完全適于媒體的性質。這是它們作為互聯網新模式在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決定了的,是基因層面的,很難改變。
靠墊網老尹這樣解釋她的觀點:SNS模式,也就是Facebook模式,從它創建的第一天起,它建立起來的圈子就是一個熟人朋友的圈子。每個人在真實的生活中都是存在于很多個圈子之中的,人們在不同的圈子里不自覺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在朋友的飯桌上他說話的方式,就會不同于在家人圈子里的說話方式,更不同于在公司會議室的說話方式。在不同的圈子里,人們關心的事情不一樣,傳達的信息也不一樣,人們不自覺地在隨時做著選擇。在老同學圈子里他可能不太愿意講只有他自己感興趣的賽車比賽,而更愿意講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當一個Facebook用戶清楚地知道關注自己的動態的人群是由哪些朋友組成時,這就決定了他只能選擇哪些信息在這里講。“所以,我曾經以為Facebook成功地從相識人群的交互進入到了陌生人群的交互,它無所不能,但幾年觀察下來,它雖然強大,但完全沒有辦法突破它自己的基金,無法改變它那里已經形成的交互氣氛。”老尹說。
相對于SNS模式,微博的情況好一些,因為微博的基因是單向關注,一上來它就可以具有了“自媒體”的性質,一個名人就是一個媒體,粉絲就是它的讀者群。但是“自媒體”不能替代“公媒體”,鋪天蓋地的垃圾無法和“公媒體”的質量相抗衡。老尹預言道:“隨著時間拉長,人們的新鮮感不斷削弱,我相信人們很快會看到在微博中只能關注名人的小媒體。能夠引起社會一時間集中關注的突發事件,只是偶爾發生,畢竟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每時每刻都一驚一乍的生活中。”
推薦閱讀
業內人士表示,淘寶網店以及電子商城店鋪的預訂,都是代購,并非授權和正規銷售渠道,消費者提早下訂單并不靠譜,到時能否拿到貨仍是未知數。據瑞士電信公司的一位高管透露稱,他們會在今年10月5日正式開始銷售iPhon>>>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雅虎Facebook和解 Twitter解約:媒體大戰在即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29/14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