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向深圳唯冠支付6000萬美元,由此獲得iPad在中國內地的使用權。6000萬美元,大約合3.8億人民幣,這對蘋果來說意味著什么?蘋果為何最后同意支付這筆費用?
和解費不及蘋果iPad一天營收
業內人士表示,對市值6000億美元的蘋果公司來說,6000萬美元是“九牛一毛”。
目前,WiFi版iPad 2在中國大陸的最低售價是2988元。蘋果賣出12.6萬臺iPad的營收就相當于這筆支出。而根據蘋果公布的數據,蘋果第二財季共售出3500多萬部iPhone和近1200萬臺iPad,大約每天賣出13.33萬臺iPad。也就是說,靠iPad一款產品,蘋果一天的營收就足夠支付這筆費用。
蘋果CEO庫克4月份透露,第二財季蘋果在中國的營收已經增長到了79億美元。平均每天入賬逾8777萬美元,蘋果中國一天的營收足夠繳納這筆商標轉讓費。
此外,據易觀國際披露的數據顯示,包括多方渠道在內,從2010年第4季度到2011年第3季度,蘋果iPad系列產品累計在大陸銷售了362萬臺,按這個數據計算,蘋果每天在大陸銷售0.99萬臺iPad,以3000元一臺iPad的售價計算,靠iPad一款產品,蘋果中國區也只需要13天,就能賺回6000萬美元的和解費用。
業內分析認為,如此計算,以6000萬美元換回iPad商標權,對蘋果而言還是一筆相當不錯的交易。
蘋果New iPad銷售未達預期
自2010年下半年起,深圳唯冠多次同蘋果公司交涉,但蘋果一直態度強硬。唯冠分別在深圳福田、廣東惠州、上海,以及全國多地的工商部門投訴,北京工商和石家莊工商均介入并扣查部分iPad產品,但蘋果的態度一直是“不考慮和解”。
深圳唯冠代理律師謝湘輝表示:“蘋果與深圳唯冠在iPad商標糾紛一審中愿意支付100萬元,二審中愿意支付1億元。”深圳唯冠董事長楊榮山透露,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和解過程中起到了主導作用。據深圳唯冠方面的人士透露,在高院的協調,蘋果對整個事情更明白,認為付出一個代價是合理的。否則對蘋果的形象不利。“這件事情很糾結,這兩家公司,一個為了面子,一個為了里子。”
深圳唯冠方面表示,此前在上海浦東、深圳福田等法院對蘋果公司提起的訴訟,以及在全國向多個工商部門提起過的50-60宗投訴,都將全部撤銷。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說,蘋果用6000萬美元換一張iPad在大陸銷售的“通行證”,還是很劃算的。蘋果今年第二財季報告顯示,其New iPad銷量低于市場預期,業內人士認為,這也為三星等主要競爭對手提供了縮小與蘋果在中國內地平板電腦市場差距的機會。
深圳唯冠方面的負責人表示,客觀地講,在中國商標權市場,6000萬美元的轉讓費已經創造歷史。此前,蘋果向漢王科技購買其在“世界任何地方申請或注冊的所有和任何與 iPhone 相關商標”時,僅支付36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490萬元)的和解金。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分析顯示,Windows7在推出3年之后,即將超過WindowsXP成為微軟最流行的操作系統。 Net Applications的分析顯示,Windows 7在推出3年之后,即將超過Windows XP成為微軟最流行的操作系統。 根據Net Applications的追蹤>>>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29/149308.html